央行出大招防外資抄匯 彭博:先買臺股隔日才能換臺幣

▲央行出招防外資以買股之名進行炒匯之實、示意圖。(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巫彩蓮/綜合報導隨着臺幣兌美元不斷刷新三年多來的最強水平,根據《彭博》報導,臺灣央行考慮加強對外資資金匯入的審查,正尋求外部意見,此舉或意在確保資金用途的真實性,避免炒匯的情形。

報導稱,據知情人士指出,臺灣央行考慮規定外資必須提供資料證明臺股投資情況,即在買進臺股的隔天才能買進臺幣,以確認外資匯入資金是爲了投資本地股市。他們同時稱,央行正在研究評估可行性,並將於下週邀集外資保管行開會。

知情人士亦表示,目前外資可以在買進股票的同日買進臺幣,以做爲T+2日交割臺股之用,但依據新作法,將令外資可以籌措臺幣交割款的時間由兩天縮短爲一天。知情人士不願具名,因未被授權對外就此發表評論。

彭博致電央行外匯局,暫未就此議題做出迴應。

受到預期心理與出口商恐慌拋匯的衝擊,臺幣在5月初創紀錄狂升後開啓此波升勢,加上外資匯入與內資匯回海外投資,推升臺幣年迄今已上漲近14%。期間已傳出央行曾有多項窗口指導,包括限制出口商每天的賣匯金額,或是要求部分銀行延遲賣出美元。

目前研議中的這項新規定也可能爲交易增添風險,因外資從決定購買臺灣證券到實際可取得臺幣支付交易的時間將出現時間差。此研議雖是爲杜絕炒匯,但也有別於南韓近年來爲了方便外資,屢屢提升外匯交易便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