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澄清新臺幣改版成本500億元傳言 鈔券改版屬必要投資

針對近日網路社羣盛傳「新臺幣改版成本高達500億元」的消息,中央銀行28日特別發出澄清,強調該數據並非事實,實際成本遠低於此。 路透

針對近日網路社羣盛傳「新臺幣改版成本高達500億元」的消息,中央銀行28日特別發出澄清,強調該數據並非事實,實際成本遠低於此。

央行說明,外界所稱的「500億元成本」,是2017年(民國106年)央行鍼對新臺幣券幣全面改版的初步估算金額,當時估算內容包含硬幣改版成本約400億元。然而,由於硬幣價值低且製造成本高,加上電子支付普及使流通需求逐年減少,現階段並未考慮進行硬幣改版,因此本次鈔券改版並無高達500億元的支出。

央行指出,未來新鈔將導入最先進的安全防僞技術與環保材料,並採用綠色製程以符合永續發展目標。雖然新版鈔平均單張成本較現行流通鈔券增加約1.5元,但相較於延遲改版所可能產生的僞鈔風險與社會成本,仍屬必要投資。

目前流通中的新臺幣已使用24年,遠超過多數國家鈔券改版的週期。央行表示,若不適時更新防僞技術,一旦遭僞造風險升高,將造成更大的社會損失。新鈔除提升安全性外,也將加強無障礙設計,並在主題選定過程中導入公民參與機制,以凝聚社會共識、提升全民認同感。

此外,央行也指出,儘管電子支付快速普及,但仍無法完全取代現金。當電子支付系統因技術或通訊因素中斷時,現金是最穩定、可靠的備援支付工具;對於尚未完全融入數位金融體系或有數位落差的族羣而言,現金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

央行強調,新臺幣改版的核心目的在於「更安全、更永續、更全民」,未來將持續透過開放溝通與透明程序,讓民衆充分參與新版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