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改良土地增肥力 科技創新助發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日訊 近年來,隨着國家對綠色農業和土壤保護的重視,生物有機肥已成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濱州市京陽生物肥業有限公司通過科技創新,研發高效生物有機肥產品,實現"減肥增效、改良土壤"雙目標,爲綠色農業注入新動能。
在濱州市京陽生物肥業有限公司的質檢中心,技術人員正在對一批即將出廠的生物有機肥進行嚴格檢測。據瞭解,公司建立了原料、生產、成品三級質檢體系,確保產品達標。“我們主要對產品的有機質、氮磷鉀、pH酸鹼度、水分、發芽指數、活菌數等含量指標的檢測,符合標準才能出廠,保證做到農戶手中的產品100%合格。”濱州市京陽生物肥業有限公司質檢中心主任馮希梅告訴記者。
企業每年投入600萬元研發資金,聯合中國農大、山東航空學院等高校聯合成立的"科技小院已開發出針對鹽鹼地等障礙性土壤的5大系列產品。最新研發的微生物土壤修復菌劑可使化肥用量減少40%。“主要應用於鹽鹼地改良、土壤地力的提升和p h值酸鹼度的改良、土壤有機質的提升、土壤活性微生物的提升,包括中微量元素的提升、抗重茬,響應國家減肥減藥減成本的計劃,讓大家吃上更綠色更環保更健康的安全的食品。”濱州市京陽生物肥業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程尚仁說。
除了在產品研發和改良土壤方面發力,京陽生物肥業還始終將農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致力於幫助農民實現降本增效。通過大量的實踐和技術優化,公司成功減少了生物有機肥的使用量,同時提高了養分利用效率。“原先老百姓在蔬菜區、果樹區、大棚區等投入量比較大,一畝地大約2方~3方或者是20方左右,而這一款產品投入量大約在半噸到一噸之間。它的投入使用量基本上能降低到四分之三或者二十分之十九。經過完全腐熟以後,它不會對土壤帶來二次傷害。”程尚仁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農業綠色發展和科技賦能的重要性,京陽生物肥業積極響應號召,提升技術裝備水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構建農業全產業鏈,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今年我們將着重對隊伍的建設,人才的培養,一定讓我們的技術人員,把我們的新產品,把我們的實驗,都放到田間地頭去,所有人都進入一線,去給農業,給農民,到田間地頭解決真正的問題,去幫助他們實現(效益)提升。”濱州市京陽生物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保忠表示。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通訊員 翟成新 許志虹 馮清 劉洪彬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