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竑代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推動普通高中教育資源擴容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武文君 唐琪)普通高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要“加快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供給”。但是,我國部分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仍面臨普通高中學位供給不足、辦學條件薄弱、優質資源分佈不均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陽市副市長楊善竑認爲,加快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是推動教育公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
基於深入調研,楊善竑建議:
一是建立中央與地方財政協同投入機制。設立專項發展資金,重點支持中西部、脫貧地區的普通高中改擴建、設施升級和信息化建設,並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優先保障;推動省級財政建立普通高中建設獎勵機制,按照建設成本一定比例獎勵普通高中建設校;通過發行教育專項債券支持學校基建,允許地方政府發行普通高中建設專項債,用於新建校舍、實驗室等硬件投入,並納入政府債務風險可控範圍;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並比照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建立國家和地方共同分擔機制。
二是優化教育資源供給結構與佈局。督促各省擴大公辦普通高中學位供給,鼓勵特色辦學,優先在人口流入地、產業集聚區新建公辦高中;探索設立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融合型綜合高中,滿足多樣化教育需求;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試點“高中集團化辦學”,以優質校帶動薄弱校,促進資源共享;建立與人口流動、城鎮化進程相適應的學位預警系統,動態調整高中教育資源分配。
三是提升教學與師資質量。設立普通高中教師培訓專項資金,通過“定向培養”“人才引進”等方式補充緊缺學科教師;推動城市優質高中與縣域高中結對幫扶,建立教師輪崗交流長效機制;出臺教育數字化賦能政策,搭建“雲端課堂”,通過共享名師課程、名校課程資源和“雲端課堂”互動等方式,逐步縮小普通高中區域、城鄉、校際教學差距。
作者:武文君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