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總座:除非兩因素 不然等關稅明朗貨會繼續出
陽明海運總經理白昆榮表示,美國一年從亞洲進口約2,200萬~2,300萬TEU(20呎櫃)貨量,這些貨量不可能被美國製造取代,主要還是來自亞洲製造。圖/邱莉玲
臺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今(28)日舉行會員大會,針對川普關稅戰影響海運市場,陽明海運(2609)總經理白昆榮表示,美國一年從亞洲進口約2,200萬~2,300萬TEU(20呎櫃)貨量,這些貨量不可能被美國製造取代,主要還是來自亞洲製造,除非美國經濟狀況惡化或通膨上升,造成購買力下降,等美國跟主要貿易國談判有-結果,貨品未來繼續出貨機率大,長期看沒有那麼悲觀。
畢竟全世界貿易、生產分工還是存在,目前美國從中國進口占約65%~70%,東南亞佔25%,供應鏈是由向南移動。
白昆榮指出,川普關稅政策每天在變,觀察跟各國談判的結果。短期影響很大,就消費品來觀察幾個關鍵指標,包括到底美國進口商庫存差多少,之前庫存維持在算合理的水位,就繼續觀察,除非產生系統性變化,美國整個需求下降,基本上向亞洲購買、亞洲製造不會有太大改變,但亞洲之間會移動,中國原物料出口到東南亞沒有受影響,成品往東南亞,或是高階產品回到臺灣或日韓製造,部分還是會留在中國,亞洲供應鏈不太可能被非洲、中南美洲取代。
都是短期影響,海運界還是會從生產端供應鏈來看,美國人到底買不買。亞洲製造的生產鏈和供應鏈,短期不可能被中美洲或其他國家取代,但長期會有影響,是時間早晚問題,需要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