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颱風「小環流、結構扎實」 專家估轉中颱 預報趨勢類似薇帕

楊柳颱風路徑潛勢預報。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提供

原本位於關島北方的熱帶性低氣壓TD-14,今天凌晨2時增強爲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今天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楊柳颱風屬於小環流、結構紮實的颱風,加上週邊較好的大氣及海溫條件,預估強度會有繼續增強的趨勢,未來可能會增強爲中度颱風。

吳聖宇說,楊柳颱風路徑上,則是會沿着較爲強勢的太平洋高壓邊緣,向西北西轉西的方向移動,大致趨向臺灣東南方海面到巴士海峽一帶前進。

由於高壓的引導氣流明顯,吳聖宇表示,因此預報的速度頗快,尤其週日之後可能會更爲加速,下週二就會接近巴士海峽,下週三經過巴士海峽後繼續趨向廣東沿岸,下週四有機會影響港澳地區,目前的預報趨勢有點類似7月中的薇帕颱風,但後續應該還有變化的可能性。

未來可能影響楊柳颱風移動方向的因素,吳聖宇表示,除了高壓的強弱外,另一個比較大的變數是在於颱風本身的強度問題。

吳聖宇表示,以目前的預報資料來看,太平洋高壓的勢力下週一之後將呈現增強的趨勢,中高層的高壓又比中低層來得更爲強勢一些,在高壓偏強的環境下,楊柳颱風一路西進的大趨勢應該是沒有問題。

但是目前預報模式,對於楊柳颱風經過琉球以南靠近臺灣附近這一段過程的強度預報較爲分歧,吳聖宇表示,主要原因出在高低層的垂直風切,在中高層高壓更爲強勢的情況下,中高層可能以東北到東北東風爲主,中低層則是以東到東南風爲主,兩者之間不論是風向、風速都可能有差異,導致垂直風切將較爲增強。也因此目前的預測,大多認爲楊柳颱風來到琉球羣島附近後,強度將有減弱的趨勢。

如果颱風強度減弱得愈明顯,吳聖宇表示,則受到中低層高壓駛流引導就愈明顯,路徑也可能比較偏西北西到西北,趨向臺灣以東到東北方海面後逐漸消散。

相對的,吳聖宇表示,如果颱風仍然保持一定的強度,有可能受到中高層高壓駛流的引導,以比較偏西、偏南的路徑通過巴士海峽到臺灣南端後趨向華南沿岸一帶。目前這兩種情境的可能性都存在,後者的可能性稍微高一些,但變數仍大,有待持續觀察。

吳聖宇表示,至少到下週二之前,楊柳颱風都還不會影響臺灣天氣,今天父親節到週末,甚至到下週一,要注意的仍是受太平洋高壓影響的情況下,帶來炎熱高溫、午後有局部雷陣雨的天氣。

週末到下週一的午後雷雨可能較爲增多,他說,大致仍以山區爲主,但有機會擴展到部分平地,因此要到山區、溪流邊活動都要特別注意午後的天氣變化。溫度則都是明顯偏高,各地高溫普遍有32至35度,西半部部分地區可能超過36度以上,甚至來到37至38度,外出活動務必要做好防曬、防中暑的準備。

吳聖宇表示,下週二起至下週四之間的天氣,就要看楊柳颱風的動態而定,下週五之後到下週末颱風應該已經遠離,這次颱風離開後太平洋高壓會順利的重新接手,不至於再陷入大範圍的低壓帶中,可望順利迴歸到正常的夏季型天氣型態。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氣象署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