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拓展多元格局
養老服務產業正在迎來更多發展機遇。根據2025年全國“服務消費季”安排,民政部、商務部擬於7月至12月舉辦全國“養老服務消費季”活動,以“惠老助老、品質生活”爲主題,更好推動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
我國正着力優化以居家爲基礎、社區爲依託、機構爲專業支撐、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供給。當前,有保險行業背景的養老服務機構通過保險與養老組合的天然優勢持續擴大規模。同時,有房地產企業背景的養老服務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紛紛進入養老賽道,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發揮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各類經營主體按市場化原則積極參與養老服務,完善社會化運營機制和扶持政策落實評價機制,推動養老服務產業規模化、集羣化、品牌化發展。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介紹,養老機構可以劃分爲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場型,有利於推動實現兜底有保障、剛需有服務、普惠有供給、市場有選擇的服務格局。業內認爲,完全市場型養老機構主要面向那些追求個性化、高品質養老生活,且具備相應經濟實力的老年人,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養老需求,將迎來更多支持和更廣闊發展空間。
完全市場型養老機構的專業支撐作用正在不斷優化。養老服務企業努力提升服務深度、拓寬服務內容。遠洋集團椿萱茂養老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思告訴記者,其專業健康服務團隊藉助智慧健康服務平臺,對入住老人定期進行科學健康監測,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進行定期篩查、分級隨訪;針對失智老人引入先進的認可療法,形成系統的失智照護非藥物解決方案;製成科學分類菜單,確保入住老人獲得健康飲食。目前,已經在8個城市開設19家老年公寓,在4個城市開設4家長者社區,並在蘇州開設兩家醫養結合護理院。
養老機構資金投入大,回報週期長,如何實現養老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在陳思看來,養老服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優質的服務和完備的管理。行業要充分考慮長輩的各種需求,不斷滿足老人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完善的服務體系和標準化運營管理實現養老項目良性運轉。
業內認爲,提升養老機構運營效能,精準供給、服務模式升級至關重要。隨着完全市場型養老機構運營日趨成熟,其在養老服務改革發展中的專業支撐作用將更加突出。其中,居家養老是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爲此,要充分發揮養老機構技術創新示範、服務技能培訓、設備推廣應用等作用,推動專業化服務向居家和社區延伸。據悉,一些機構將居家養老作爲戰略業務大力發展。不但可以提供線上服務,還可提供到店服務,在居家養老服務平臺下單,老人可以到鄰近的機構享受用餐、日間照料、短期入住、助浴等服務。此外,還提供上門服務,爲周邊長者提供照料照護、健康管理、外出陪同和代辦等服務。
對養老服務產業而言,人才缺失一直是行業發展痛點,現有從業人員也需要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億瀚智庫發佈的《2024中國康養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中,缺少持有醫護、康復、社會工作等專業資格證書的專技人員一直是行業主要發展瓶頸,其中以養老護理員缺口最爲嚴重。研究預測,全國養老護理員缺口達550萬。工作強度大、福利待遇低是養老護理員缺乏的主要因素。
如何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認爲,應鼓勵高職院校開設養老護理專業,定向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等領域的複合型養老護理人才。同時,應促進養老護理職業技能教育的發展。她呼籲,應爲有意願在養老行業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專項補貼、貼息貸款等支持政策。(經濟日報記者 亢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