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臺灣央行穩定持有美公債 對美國政府融資成本有降低的貢獻

央行總裁楊金龍(左)今日在立院答詢時指出,倘若之後美國政府爲了增加投資而發行新的公債,央行將會去買,而且長期持有。記者陳正興/攝影

中央銀行加碼投資美國公債也能成爲對美談判籌碼?央行總裁楊金龍今日在答詢時指出,倘若之後美國政府爲了增加投資而發行新的公債,央行將會去買,而且長期持有,對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有降低的貢獻,而且是很穩定的,不會又買又拋,這將對美國財政有所貢獻。

立委質詢央行是否要調節目前美債高達8成的水位?楊金龍認爲,目前美債佔持有資產比重8成以上的水位「是理想的」;楊金龍也以10年期美債表現爲例指出,雖然10年期美債不久前的殖利率一度到5%,但之後因爲股市不佳,資金流入債市而產生的避險效應,因此使得債券價格仍有支撐。楊金龍也指出,臺灣央行持有大量的美債,的確也會成爲臺灣向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一項重要的籌碼。

對於美國政府可能會向臺灣要求,央行持有美債減息,以及新臺幣匯率升值,央行會選何種?楊金龍則迴應,這二個方案都不好,包括新臺幣匯價由市場來決定,也不是央行所能控制。

楊金龍在答覆立委鍾佳濱質詢時也指出,倘若美國真的實施了超長期低利的債券,那就是美國已先發生金融危機。對於未來三個月的金融市場表現,他認爲,三個月的時間裡,若金融圈的不確定性存在,股匯債市恐怕會上上下下,波動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