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估今年對美順差1,200億美元 留意匯率成把柄

央行估計今年我國對美順差將達1,200億美元,但央行持續注意匯率穩定,且與美國財政部溝通順暢,希望不會因此踩到美國匯率報告紅線。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我國出口亮眼,主要是AI熱潮推動,電子及資通訊產品外銷暢旺,臺灣對美順差金額持續擴大。楊金龍受23日邀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時表示,央行估計今年我國對美順差將達1,200億美元,但央行持續注意匯率穩定,且與美國財政部溝通順暢,希望不會因此踩到美國匯率報告紅線。

楊金龍23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有立委提到美國即將公佈匯率報告,去年臺灣對美順差超過600億美元,已是前幾名的順差國,今年則是持續擴大,對於臺美貿易談判是不利因素,央行如何平衡應對。

楊金龍表示,我們對美增加採購是一種方式,不管是國防採購、大宗物資等,或是把臺灣經驗帶到美國設廠,例如臺積電及相關產業煉赴美投資,都是平衡中美貿易很好的方式。

而立委憂心,對美順差擴大到1,200億美元,恐成臺美貿易談判的把柄。楊金龍表示,美國匯率報告三項指標,前兩項問題從以往至今都一直存在,一直都會達到標準,而第三項標準央行要非常注意,否則若又達標,變成匯率操縱國,此時在臺美關稅談判過程,又被抓到操縱匯率把柄,會變成很大的事件。

楊金龍強調,首先,央行會盡量維持匯率穩定,讓進出口商報價穩定、營運順暢,其次是央行與美國財政部討論過程中,彼此之間關係良好且溝通順暢,但即使是順暢,還是不能踩到美方紅線。

另,也有立委提到,70年代央行曾大量買進黃金以平衡臺美貿易順差,現在問題重新出現,「這招好用爲何不用?」。楊金龍則重申,雖然這招央行用過,但其實美方並不承認,等於不具平衡效果,因此不在央行考量範圍內。

美國財政部半年公佈一次匯率報告,通常都是在4月及10月出爐。
美國對匯率操縱國的檢視標準,一是對美國貿易順差逾150億美元;二是經常帳盈餘在GDP佔比超過3%;三是淨買匯金額佔GDP比率逾2%,且12個月中超過八個月爲淨買匯。以國內貿易概況來看,根據美國財政部匯率政策報告的三項量化指標來看,臺灣向來都觸及其中前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