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發現3例輸入病例
據陽江日報今天(7月25日)中午消息,記者從廣東陽江市疾控中心獲悉,截至7月24日,陽江市共發現3例基孔肯雅熱輸入病例,尚未發現本地續發病例,疫情輸入風險總體可控。
當前正值高溫多雨季節,蚊蟲活動頻繁,基孔肯雅熱進入高發期。 陽江市疾控中心 副主任李文傑提醒 市民無需過度恐慌,但需增強防控意識,科學防蚊。
“我市尚未發現本地續發病例,疫情輸入風險總體可控,但當前高溫多雨導致蚊媒密度持續升高,市民仍須提高警惕。”李文傑介紹,目前3例輸入病例均已得到妥善救治,病情穩定。
他強調,基孔肯雅熱雖來勢較猛,但可防、可控、可治,科學防蚊、滅蚊是阻斷疫情擴散的核心,市民可從滅成蚊、清積水、防叮咬三方面着手。
在滅成蚊方面,市民居家可選用電蚊香、滅蚊片、滅蚊噴霧罐等家用滅蚊藥物。電蚊香使用便捷,睡前提前開啓可維持6-8小時藥效,使用時需避免置於通風處,保持室內相對封閉以增強效果。滅蚊片可放置在房間角落等蚊蟲易出沒處,點燃後關閉門窗一段時間。滅蚊噴霧罐則可在黃昏時,對準蚊蟲或呈45度仰角向房間各角落噴灑,噴灑後關閉門窗30分鐘,之後再通風換氣。
清積水是預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伊蚊常於各類小型積水容器中產卵繁殖。家庭環境中,栽培水培植物的容器需每週換水1次,並徹底清洗內壁,花盆托盤積水要及時傾倒,至少每週清理1次,屋頂積水容器也需及時處理。同時,屋內盛放飲用水的容器要嚴密加蓋,5-7天換1次水。戶外環境裡,廢棄易拉罐、礦泉水瓶等易積水垃圾需密封丟棄,垃圾桶要加蓋,暫時閒置的容器應逐一翻轉倒放,避免積水。此外,還需定期清理房屋周邊的自然積水,如綠化帶溝渠、衛生死角等。
防叮咬措施同樣不可或缺。家庭可安裝紗門、紗窗,仔細檢查門窗縫隙,減少蚊蟲入室機會。睡眠時使用蚊帳,尤其是有嬰兒的家庭,能爲孩子提供安全的睡眠環境。戶外活動時,建議穿淺色長袖衣褲,既減少皮膚裸露,又相對不易吸引蚊子,同時,可在皮膚暴露部位塗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驅蚊劑。
李文杰特別提醒,有蚊蟲叮咬史或疫區旅居史者,若出現高熱、關節劇痛、皮疹等症狀,須立即就醫。同時,要避免前往樹林、草叢等蚊蟲密集場所,在清晨日出後2小時、傍晚日落前2小時等蚊子活躍高峰時段,儘量減少外出活動。此外,建議市民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滅蚊行動,共同營造清潔衛生的生活環境,降低蚊蟲密度,從源頭預防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的傳播。
來源:陽江日報、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