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蚵成本漲 臺南蚵農憂拚不過進口貨
臺南市牡蠣養殖季從10月開始,今年蚵棚成本漲20%,蚵農憂心面對進口蚵競爭失去優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年流行烤鮮蚵,需求增加,臺南沿海牡蠣養殖季10月開始,蚵農抱怨竹子、運費、工錢都漲,今年成本提高20%,也因去年10月康芮颱風重創,會更謹慎,天氣穩定再放養多一點,有蚵農說,此刻越南進口牡蠣價低,不嚴加控管將造成衝擊。
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長張順得表示,會向上反映進口蚵衝擊市場的問題。
7至9月是臺南浮棚養蚵的禁養期,以防颱侵襲造成不可挽回損失,直到10月纔可放養。1名蚵農說,目前竹子、鐵絲上漲,綁蚵棚的工錢也上漲,去年1根竹子80多元,今年漲到100元,不但竹子漲,還缺貨,主要是去年康芮颱風毀掉臺南6000多棚蚵棚,因復養的關係,把今年要用的竹子先用掉,造成竹子不足問題,另,綁蚵棚的工錢也由1棚1千元漲到1100,甚至1200元。
黃姓蚵農說,蚵棚成本價漲了20%,連帶使牡蠣成本價也提高,至少產地牡蠣成本價要160元才划得來,但目前越南進口牡蠣充斥,最低批發價格1斤115元,零售則是180元至220元,業者能大賺,還打擊臺灣的牡蠣產業,政府應控管及好好檢驗,保護蚵農而不是貿易商。
南市區漁會已完成牡蠣養殖棚數統計,由於登記數量過多,經勸導,數量已降下來,控制在7千多棚,漁會表示,因今年減量養殖後,病蟲害少,牡蠣品質也較佳。不過,去年10月底、11月初受康芮颱風影響,不少蚵農都血本無歸,有了慘痛教訓,這季不會搶養,先觀望、小數量養,確定颱風不會來了,纔會大增放養棚數。
張順得指出,近幾年蚵農常反映,綁錨的繩子被割斷,造成蚵棚漂走損失,爲此已實施2年的防護計劃,在牡蠣養殖期間,除禁止未滿5噸漁船於1.5海里內以刺網捕魚,也禁止在蚵棚下放置籠具捕螺蟹,並結合海巡署加強巡邏,因有成效,會繼續試辦,守護牡蠣養殖產業,讓產業與環境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