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合作碩果盈枝 瀋陽超額實現“雙過半”
上半年,瀋陽市深入貫徹落實央地合作部署要求,以項目建設爲抓手,以優化服務爲保障,央地合作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新簽約央地合作項目20個,總投資891.1億元;新落地央企區域總部1家、子公司11家、分公司4家,合計註冊資本11.8億元,超額實現央地合作“雙過半”目標,各項工作位居全省首位。
項目引擎全速運轉,投資動能強勁迸發
瀋陽市建立並動態管理央地合作“謀劃儲備、招引簽約、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四庫體系。截至6月底,四庫項目總數達224個,總投資5874.6億元,構建起央地合作的堅實底盤。
謀劃儲備厚積薄發:儲備項目134個,總投資2212.6億元。其中,遼中區謀劃項目數(19個)居首,康平縣謀劃項目總投資(397億元)領跑全市。上半年已有20個謀劃項目成功轉化爲簽約項目。
招引簽約量質齊升:招引簽約項目24個,總投資1021.5億元。上半年新簽約項目20個,總投資891.1億元。中國能建瀋陽綠色燃料基地(320億元)、瀋陽全勝2×350MW熱電聯產(85億元)等7個新簽約項目被納入省重點項目清單。和平區、鐵西區、渾南區簽約項目數(各3個)並列第一,康平縣憑藉中國能建綠色燃料基地項目以320億元簽約投資額拔得頭籌。
開工建設提速增效:開工建設項目58個,總投資2625.9億元,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5億元。中國五礦瀋陽和平灣國際社區(60億元)、東風汽車小鎮(10億元)等5個新簽約項目已迅速啓動建設。大東區開工項目數(13個)、總投資額(593.9億元)均居各區縣之首;沈北新區本年完成固投額(24.3億元)位列第一。
竣工投產捷報頻傳:上半年新竣工項目6個,累計竣工投產項目達8個,總投資14.6億元,包括和平區通用技術精準醫學管理中心、皇姑區騰鷹科技數字產業大廈等一批項目投入運營。
央企深耕佈局加速,總部經濟能級躍升
瀋陽強化統籌協調,依託“央企之家”等平臺,全力爭取央企機構落戶。上半年,全市新落地央企區域總部1家(中國商飛東北區域總部落戶瀋河區)、子公司11家、分公司4家,合計註冊資本11.8億元。瀋河區成功引入中國商飛區域總部及多家下屬機構;沈北新區表現突出,集中落戶5家子公司,其中瀋陽重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高達8.51億元。中國鐵建、中國石油、通用技術集團、中國華能、航空工業、中國電建、中國中車等央企均在沈設立新機構。
合作層次縱深拓展,新質生產力動能澎湃
瀋陽市屬國企挺膺擔當,在服務央地合作中發揮關鍵作用:
共建現代產業體系:在航空航天領域,揭牌中國商飛大飛機規模化東北(瀋陽)區域推進辦公室,支持沈飛民機、南航維修等供應鏈企業,推動攀鋼鈦業參與大飛機研製,保障東北首條C919航線開通。在新能源領域,總投資320億元的中國能建瀋陽綠色燃料基地項目簽約落地,盛京資產積極組建秸稈收儲公司保障其原材料供應。在未來產業佈局上,簽約中國電信法庫算力中心(25億元),航產集團聯合沈飛等推進10噸級高商載無人貨運飛機研製(項目公司已註冊)。
深化央地資本融合:創新模式盤活國有資產,信達資產遼寧分公司投放2.85億元,以“國企股東+國企託管”協同機制助力瀋陽市存量資產盤活。地鐵集團完成東北首單險資合作項目(首期10億元)。成功舉辦國有資產質效提升合作推介會,推出45項優質項目。召開“央遼創投直通車”瀋陽專場活動,對接遼寧振興發展基金,助力中航華億等瀋陽市4家創新型企業成功融資3.34億元。
加強科技創新協同:通用技術集團戰略投資東軟醫療賦能高端醫療裝備研發取得突破。駐沈央企的瀋陽化工新材料中試平臺、航空航天輕量化精密鑄造中試平臺入選工信部首批重點培育名單。航產集團聯合沈飛民機、科德數控組建“大飛機結構件工藝驗證中試基地”,破解國產大飛機複雜結構件加工瓶頸。積極徵集並支持駐沈央企重點研發項目納入市科技計劃。
聚力攻堅再攀新高,奮力實現全年目標
瀋陽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項目謀劃招引精度、建設推進速度、央企落戶力度等方面持續發力。下一步,將全力貫徹部署要求:
緊抓項目建設:全面提升項目“謀立推建”效能,力促10噸級無人貨運飛機等重點項目落地,確保三季度末簽約項目達25個、落地子公司達15戶,保持全省領先。
深化企業對接:常態化開展央地合作“下午茶”活動,在“向上”“向深”“向實”等3個方面提升對接能級,暢通瀋陽市企業與央企資本對接渠道,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資金鍊深度融合。
拓展資本合作:複製推廣與信達資產合作成功模式,加快組建總規模20億元的不動產盤活基金,深化與中央金融企業在債務重組、產業併購、資產盤活等領域的合作,爲全市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央地攜手,碩果盈枝。瀋陽正以“走在前、挑大樑”的擔當,推動央地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水平邁進,爲新時代東北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