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廣十項銀牌 首列體育國寶

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網公告「楊傳廣1960年羅馬奧運十項全能銀牌」是國寶,成爲我國第一件體育類國寶。(史前館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文化部於29日在網站正式公告「楊傳廣1960年羅馬奧運十項全能銀牌」是國寶,成爲我國第一件體育類國寶,這面銀牌雖然成爲我國第一件體育類國寶,但保存所在地仍在史前文化博物館南島廳展出,並未改變,保管單位則是國家訓練中心,體育文物的典藏問題,再次引起關注。

文化部說明指定理由,楊傳廣在1960年羅馬奧運奪下田徑十項全能銀牌,是我國運動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1954年與1958年,楊傳廣在亞運十項全能締造二連霸,被稱爲「亞洲鐵人」,逐漸在國際上得到關注。

楊傳廣爲臺東馬蘭的阿美族人,是最早在國際舞臺擦亮「中華民國」招牌的運動員,他在1960年義大利羅馬奧運的男子十項運動拿下8334分,以58分之差獲得銀牌,與美國名將強生同門師兄弟對決的戲碼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楊傳廣曾經在1963年美國國際邀請賽,並以4公尺96的佳績改寫撐竿跳高室內世界紀錄,同年4月28日,在加州的田徑賽以9121分刷新十項運動世界紀錄,即使後來十項運動的計分方式因而改變,換算後爲8010分,迄今仍然是我國紀錄保持人。

楊傳廣在1964年淡出體壇後,吳阿民於1966年曼谷亞運奪金,古金水在1985年雅加達亞錦賽以7538分摘冠,李福恩7469分得銀。2022年大專運動會王晨佑以7655分改寫古金水保持36年的大會紀錄,躍居史上第四傑,但仍然追不上楊傳廣。

職棒退役球星周思齊日前呼籲重視體育文物的典藏時,曾說在臺東的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看到退役棒球球星郭源治的實戰球具,對體育菁英的文物典藏在「史前」博物館感到弔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