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鐵人」楊傳廣1960年奧運銀牌 被文化部列爲國寶
▲楊傳廣1960年奪下的奧運銀牌被列爲國寶。(圖/翻攝自Facebook/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記者遊鬱香/綜合報導
臺灣田徑傳奇楊傳廣1960年在羅馬奧運勇奪十項全能銀牌,成爲臺灣史上首位登上奧運頒獎臺的運動員。這面獎牌不僅是個人榮耀,近日更被文化部列爲「國寶」,象徵臺灣體壇的高光時刻與戰後集體記憶,也是我國第一件體育類國寶。
「亞洲鐵人」楊傳廣在羅馬奧運與美國勁敵強生(Rafer Johnson)上演經典對決,儘管最終未能摘金,但他是當屆奧運田徑場上唯一來自亞洲的獎牌得主。文化部指出,在當時臺灣處於國際困境的年代,楊傳廣的銀牌激發全民愛國熱情,也凸顯體育在臺灣社會中的象徵性意義。
▲楊傳廣的羅馬奧運銀牌成爲國寶。(圖/翻攝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楊傳廣在1954與1958年亞運連莊十項全能冠軍,爲臺灣建立穩固的田徑根基,後續更培育出吳阿民、古金水與李福恩等名將。他的成就不僅寫下體壇傳奇,也開創「臺灣十項全能世代」的榮耀傳承。
身爲來自臺東馬蘭部落的阿美族選手,楊傳廣因中文表達不流利曾被媒體戲稱爲「傻將」,但他用實力與奧運銀牌贏得國內外尊敬。他率真、直接的性格打破原住民族刻板印象,這面銀牌的歷史價值,也因此不僅限於體育成就,更深刻映照臺灣原民文化與身份認同的歷程。
▲選手時代的楊傳廣。(圖/資料照/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