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在地鐵佈局更多農特產店

打造“灣區軌道交通+省際鄉村振興主題”創新場景展銷平臺

近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在公佈的相關代表建議答覆函中稱,廣州將在地鐵線路站點佈局更多的實體展銷店,打造“灣區軌道交通+省際鄉村振興主題”創新場景展銷平臺,進一步豐富對口幫扶協作地區的產品種類,以消費幫扶實際行動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全面推廣“流動百千萬·地鐵優鮮購”品牌

廣東省人大代表蘇農在今年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關於在廣深地鐵站設立廣東省山區農特產品展示櫥窗的建議》,近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公佈了該建議的答覆函。

答覆函表示,在廣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指導下,廣州地鐵集團充分發揮地鐵、城際線網紐帶作用,全力打造地鐵購物、文旅融合、軌道物流和幫扶協作四大創新場景。2024年3月,廣州地鐵集團依託軌道交通車站數百個、運營里程過千公里、日均客流千萬人次的優勢,聯合相關企業創新打造“流動百千萬·地鐵優鮮購”工作品牌。目前,雙方已經在番禺廣場、萬勝圍等12個核心站點設立了15個實體展銷店,構建“線下體驗+線上商城”雙循環模式,累計引入粵黔優品、廣東新供、湛江農墾等優質供應商,展銷全國10省46縣(含廣東梅州、清遠、湛江等10市16縣)超250款特色農產品。

接下來,廣州將指導廣州地鐵集團會同合作方全面推廣“流動百千萬·地鐵優鮮購”品牌,在地鐵線路站點佈局更多的實體展銷店,打造“灣區軌道交通+省際鄉村振興主題”創新場景展銷平臺,進一步豐富梅州、清遠、湛江和肇慶等對口幫扶協作地區的產品種類,聯合舉辦系列宣傳推廣和主題展銷活動,以消費幫扶實際行動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打造並持續更新“名特優產品庫”

答覆函介紹,廣州自開展消費幫扶以來,加大對口幫扶協作地區、革命老區、消費幫扶重點產區等重點地區的優質糧油、蔬菜水果、中草藥材、畜牧產品、手工藝品等特色產品,特別是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誌等優質農產品的購買消費力度,幫扶當地實現既豐產又豐收。在此基礎上,定期梳理篩選對口幫扶協作地區優質農特產品,打造並持續更新“名特優產品庫”,助力幫扶地區一縣一品產業發展。

今年,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相關要求,廣州市協作辦公室正遴選推薦一批優質特色農產品,優先遴選推薦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產品以及納入省級以上農業品牌目錄、消費幫扶品牌的農產品,建立完善廣州市協作幫扶促消費產品清單,爲產銷精準對接提供服務保障。

下一步,廣州將持續更新完善協作幫扶促消費優質農特產品名錄,並在8月下旬的第33屆廣州博覽會上正式發佈。同時,結合正在開展的“消費幫扶仲夏行動”,指導平臺企業推出選品標準,引導對口幫扶協作地區相關企業主動加強對接,爲廣州市場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農特產品。

在報刊亭設置農特產品銷售展示區

助力山區農特產品“出圈”,宣傳尤爲重要。

答覆函透露,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下屬報刊亭公司正在聯合打造“智能報刊亭+鄉村振興服務站”農產品出村進城項目,即將在天河區、越秀區、海珠區等重要路段投放亭體,集中展示銷售特色農產品。

下一步,廣州將依託全市近1700個報刊亭網點,擇優選擇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亭體進行升級改造,設置農特產品銷售展示區,持續爲地方優質農產品資源提供更多的展銷平臺,助力帶動鄉村產業發展;以助力全運會爲契機,重點升級改造全運會場館周邊的報刊亭,探索打造報刊亭“全運會+‘百千萬工程’”運營模式,展銷“百千萬工程”農特產品、全運會文創產品,將報刊亭打造成爲全運會和“百千萬工程”宣傳的重要窗口。

■新快報記者 黃聞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