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藥基金編不足病友憂「等不到藥」 健保署澄清百億逐步到位

行政院日前通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癌症新藥基金明年僅再增加50億元,病友團體憂心經費不夠「患者恐等不到藥」。衛福部健保署再度澄清,行政院明年持續編列50億預算,累積挹注百億預算,健保署會持續努力,逐步到位百億規模。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爲照顧癌症病友宣佈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先行編列50億元,原本預計明年達到百億規模,但行政院日前通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卻是明年僅再增加50億元,病友團體憂心經費不夠「患者恐等不到藥」。衛福部健保署今再度澄清,行政院今年編列50億元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預算,明年持續編列50億預算,累積挹注百億預算,健保署會持續努力,逐步到位百億規模。

病友團體的憂心,主要是行政院主計處公佈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細節時,其中寫道「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115年度編列50億元,連同114年度50億元,合共挹注100億元」,等同是明年癌症新藥基金僅增加50億元,而非百億。

東亞政經塾顧問、國會立委助理丁旗源指出,這樣的寫法,恐讓醫藥界及病友團體傷心,因爲光是今年運用癌症新藥基金,至少到7月底,已核有5款新藥,預估所需藥費至少32.77億元以上,加上已經在排隊待審的新藥,今年的50億也只是勉強夠用。他質疑,兩年度加起來剛好100億元,這與當初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的原意有落差。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表示,健保癌症新藥收載前,均會透過醫療科技評估及專家會議,接軌國際指引,並積極議價爲癌症新藥基金看緊荷包的每一分錢。以實際狀況而言,2025年全年預估約會支用20億,剩下預算會留在癌藥基金,加上明年持續編列50億預算,預估仍約有70至80億預算可供未來納入癌症新藥,新預算會疊加前一年未用完部分,逐步累積達百億規模,請病友們放心。

健保署已於114年2月25日公告「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作業原則」,以利相關單位依循。於暫時性支付期間,經蒐集相關資料後,再提報藥品共同擬訂會議決定是否納入常規健保給付,再搭配前瞻式預算機制,編列足夠總額新藥預算,以提升癌症新藥可及性及減輕民衆癌症治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