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防治深化國際合作 國際抗癌聯盟執行長再度訪臺
Dr.Adams(圖) 表示,政府可以採取許多行動扭轉日益嚴峻的趨勢,其中制定國家癌症防治計劃(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lan,NCCP)是一關鍵行動。NCCP有助於從預防、緩和照護以及存活者支持等全方位面向,設定該國癌症防治的優先行動。。記者邱德祥/攝影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癌症非營利組織一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執行長 Dr. Cary Adams 睽違 12年再度訪臺,與臺灣 UICC 會員團體進行交流座談,並出席「深化國際合作 共築癌症防治新未來」記者會。Dr.Adams推崇臺灣健保制度確保全民有公平可近的癌症醫療照護,國家癌症防治計劃致力癌症負擔,以及四癌篩檢等成果,可作爲全球醫療體系之典範,他也分享UICC甫於七月中旬公佈的2025-2028全球行動策略,呼籲建立更公平、具韌性且永續的癌症照護體系。
UICC成立於1933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最具影響力的癌症非營利組織,是WHO正式合作伙伴,目前擁有超過1100個會員,遍佈全球170多個國家。UICC持續引領全球癌症防治趨勢,也將每年的2月4日訂爲世界癌症日,號召全世界響應,儼然成爲全球性運動。
根據UICC資料顯示,全球癌症負擔持續攀升,癌症已成爲公共衛生與國家治理的重大挑戰。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達2,000 萬例,死亡人數約970萬例,據估計2050年全球癌症病例將增加至3,500萬例。Dr.Adams指出主要原因包括:人類壽命延長、人口老化、吸菸、飲酒、不健康飲食以及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皆會增加罹癌風險。
Dr.Adams 表示,政府可以採取許多行動扭轉日益嚴峻的趨勢,其中制定國家癌症防治計劃(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lan,NCCP)是一關鍵行動。NCCP有助於從預防、緩和照護以及存活者支持等全方位面向,設定該國癌症防治的優先行動。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合作伙伴的國際抗癌聯盟執行長 Dr. Cary Adams (右四)睽違 12 年再度訪臺。記者邱德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