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震生/TICAD:中日在非洲競逐的平臺
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ICAD)是一項協助非洲國家發展的會議,自一九九三年開始,每五年在東京舉行一次。聯合國發展計劃自TICAD II起成爲其合作伙伴。
在二○一三年的TICAD V之後,日本有鑑於大陸的中非合作論壇(FOCAD)是每三年舉辦一次,並且在北京與非洲一個國家輪流舉行,因此自二○一六年起,也改爲三年一次,地點同樣採取輪流方式。TICAD VI在肯亞舉行,但第七屆回到日本後,不再用拉丁數字,改採阿拉伯數字成爲TICAD 7;二○二二年的TICAD 8則在突尼西亞舉行,今年的TICAD 9時間爲八月廿至廿二日,有聯合國秘書長、非洲聯盟主席、及包括主要大國南非、奈及利亞、肯亞、塞內加爾、安哥拉、迦納等非洲廿多國元首及政府首長在橫濱聚集,我國友邦史瓦帝尼國王恩史瓦帝三世也親自出席。
雖然TICAD的T代表東京,但事實上此會議自第四屆開始,就改在橫濱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個人曾經在二○○八年前往日本參加在橫濱舉行的TICAD IV。透過第一手的觀察,對於整個會議運作的方式、主要關切的議題、及參與非洲國家領導人與日本首相會外會等不同層面的關注,有了較爲深層的認識。今年TICAD 9的主題是與非洲「共創革新的問題解決方略」,彰顯日本視非洲爲夥伴關係的誠意。
除法國這個不僅有地緣關係、同時又曾擁有許多非洲國家前殖民母國的身分,因而在一九七三年起就長期存在的元首高峰會外,TICAD是過去卅多年第一個主要強權與非洲互動的機制,早於二○○○年開始的美國的非洲成長暨機會法(AGOA)和中非之間的FOCAC,及後續土耳其、印度及俄羅斯等國與非洲國家的峰會。
日本做爲亞洲第一個已開發國家,較早就成立像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的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參與包括非洲在內的開發中國家援助項目。另外類似我國外貿協會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也是日非之間投資貿易的重要推手。JICA和JETRO在今年的TICAD 9平臺中,都各自負責一些會議及座談。然而,日本這些機構對非洲發展的協助,似乎都無法獲得如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受到的關注。
JICA和JETRO的工作當然有助於非洲發展,但不可否認也有推廣日本人就業及增加外貿機會的層次。爲展現更多人道關懷,日本也參與聯合國難民署(UNHCR)在非洲的援助工作,最近實例就是中非共和國國內流離失所者的安置。東京日前宣佈捐助一百萬美元,對僅撥款一千五百六十萬給這個內戰衝突國家的UNHCR來說,算不無小補,但更重要的是這筆捐款所代表的人道救援意義。
廿年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任內曾有擴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次的提議,日本是六個候選國之一,但最終因爲非洲國家提出各方都不能接受的方案而胎死腹中。東京懷疑背後有北京運作的痕跡,因此希望能夠扭轉中國在非洲的優勢,甚至將TICAD舉辦時間縮短爲三年、且輪流在日本與非洲舉行。但日本畢竟被視爲西方陣營的一員,缺乏中國堅持自己是發展中國家的說服力,且非洲國家領導人出席TICAD情況是FOCAC與會者的五至六成,因此石破茂在今年峰會前,提出「印度洋─非洲經濟圈倡議」,企圖將印度納入非洲的共同經營,與北京分庭抗禮。(作者爲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