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廊道探機遇——烏瑪高速公路寧夏境全線通車掃描

(原標題:延展廊道探機遇——烏瑪高速公路寧夏境全線通車掃描)

烏海至瑪沁高速公路,自東向西穿過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四省區,在寧夏境全長360公里。

7月22日,烏海至瑪沁高速路寧夏境全線通車,意味着寧夏又一條南北通道接入全國高速路網。新打通的南北大通道既是交通要道,也是發展廊道,寧夏機遇何在?

大路通衢待奮飛

路,既是通道更是產業連接線。

7月25日,永寧縣閩寧鎮,一輛冷鏈物流車駛出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車廂內是一批被精心保護的種蛋,沿着新開通的烏瑪高速公路,進入內蒙古。它們將跨越1800餘公里,抵達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在那裡,完成從種蛋到商品雞的蛻變。

“2014年以來,曉鳴股份的種蛋持續出口至蒙古國,最初一年兩三個批次二三十萬枚種蛋,去年已經達到14個批次200多萬枚種蛋。”該公司副總經理杜建峰說,新通道的開通,讓種蛋更快更好地到達蒙古國。

與此同時,石嘴山、銀川兩地的新材料產業攜手,不斷做大做強寧夏新材料產業的“最大公約數”。

碳化硅已成爲全球功率半導體和光學應用的重要基礎材料。目前,寧夏已實現了從6英寸、8英寸到12英寸的不斷突破,並全面佈局SiC芯片用的晶體生長、成型和拋光、檢測、清洗、外延、離子注入等系列設備。

“正是看中了石嘴山碳化硅上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寧夏創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年產60萬片8英寸碳化硅襯底片配套晶體項目建成後,將形成“襯底—外延—器件—應用”的碳化硅全產業鏈條,推動銀川、石嘴山從光伏材料集聚區向半導體全產業鏈高地轉化。烏瑪高速公路寧夏段,穿過山地、跨過大河,途經綠洲、戈壁,橫貫騰格裡沙漠腹地,更是將賀蘭山沿線景區與葡萄酒莊攬入懷中。

盛夏時節,漫步閩寧鎮,立蘭酒莊的葡萄佳釀讓人“沉醉不知歸路”。2800畝葡萄園、600多畝防風林帶,成爲閩寧鎮獨特的風景線。

釀酒師陳莉看着一串串即將成熟的釀酒葡萄,滿懷希望。“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我們的美酒也將通過路網發往更遠的遠方。”

四川客商馬晶在參觀完酒莊後,坐下來靜靜地品一杯赤霞珠乾紅葡萄酒。

“以前說起葡萄酒,大多會先想到法國、意大利等地的產品,沒想到寧夏也能釀出這麼醇美的葡萄酒。這次專程前來考察媲美波爾多的賀蘭山東麓葡萄美酒。”馬晶說。

固廢利用成標杆

在業界,烏海至瑪沁高速公路惠農(蒙寧界)至石嘴山段(簡稱烏瑪北)“赫赫有名”。每年都有業內專家和區外同行來參觀、學習。

這條路爲何吸引業界的目光?

“這條路是工業固廢利用的全國標杆。”寧夏交投烏瑪北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傑揭開謎底。

烏瑪北的路面下,不再是普通的砂石料,而是煤矸石等工業廢料。王傑告訴記者,57公里主線除橋涵外,全段落、全斷面、全層位應用工業固廢。從路基填築、路面基層到面層施工,再到軟土地基處理及附屬工程,固廢利用貫穿道路全結構層,實現“零死角”覆蓋。

“每新建1公里高速公路,綜合利用工業固廢量約6.2萬噸,替代水泥用量約1400噸,替代碎石集料1.1萬噸、路基填料5.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00噸。”王傑說。

在建設中,施工人員對煤矸石等工業廢料的填充厚度、壓實度等指標進行嚴格把控,確保高速公路質量符合標準。同時,爲了進一步提高路基的穩定性和耐久性,還會在煤矸石路基上鋪設一層特殊的土工格柵,增強整體強度。

“綜合利用工業固廢達300萬噸,涉及固廢種類多達8種,節約碎石、骨料超過380萬噸。”王傑說,這也成爲全國首個利用固廢種類最多、結構層位應用最全、固廢摻量比例高且固廢利用規模最大的公路建設項目。

降碳、減污、擴綠,推廣,努力探索,努力實踐。

我區依託烏瑪北開展工業固廢道路資源化綜合利用科技創新課題研究,推進煤矸石路基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高速公路粉煤灰路基填築、鋼渣應用等多項技術在項目建設中的轉化應用。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還成立自治區級固廢資源道路化綜合利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立項固廢應用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近10項;立項地方標準6項,形成“鋼渣道路化梯級綜合應用技術”等關鍵技術10餘項。

大路通衢,正待奔跑。(記者 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