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昭化:技能賦能就業,爲東西部勞務協作注入強勁動能
3月21日,在位於廣元市昭化區衛子鎮衛子村的東西部勞務協作歸雁來料加工車間裡,縫紉機“噠噠”聲與工人們的談笑聲交織成曲。流水線上,來自杭州的紡織訂單正通過村民們的巧手轉化爲精美成品,跨越千里的產業協作在此落地生根。
“我們這個歸雁車間是2019年東西部協作的結晶。”東西部勞務協作歸雁來料加工車間負責人肖華撫摸着嶄新的縫紉設備介紹。作爲浙川協作的重點項目,車間充分發揮“東接訂單、西供勞力”的橋樑作用,每年承接浙江手工製品訂單,構建起“東部市場+西部工坊”的產業協作新模式。
數字見證着協作成效。東西部勞務協作歸雁來料加工車間常年穩定用工60餘人,其中脫貧人口等重點羣體20餘人,通過“靈活務工+固定崗位”模式,實現人均月增收約1000元。
“在這裡上班既能照顧老人,又能接送孫兒,比外出打工強多了。”51歲的脫貧戶仲清蘭邊縫製布偶邊說。
據悉,昭化區共發展東西部協作幫扶車間29個,形成家禽飼養、中藥材種植、手工藝品等特色產業集羣,累計吸納超1500名勞動力,真正實現了“就業一人、致富一戶、帶動一片”的乘數效應。
同時,昭化區還積極做好在外務工人員保障工作,緊盯農民工返崗復工關鍵節點,積極協調區交通運輸部門及各鎮村,精準摸排返崗需求,制定專項運輸方案,採用包車、包機等“點對點、一站式”直達服務,爲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保駕護航,實現“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無縫銜接,最大限度降低出行風險。
“以前返崗要輾轉多次買票轉車,現在政府專車直達,省心又安全!”今年春節假期過後,昭化區太公鎮回龍村村民樑覺銀通過免費專車服務順利抵達浙江,是昭化區“返崗直通車”的直接受益者。
今年,昭化區開通3輛專車,向浙江輸送務工人員130人,爲東西部勞務協作注入強勁動能。
此外,昭化區還乘東西部協作東風,與浙江省拱墅區人社局聯動,通過“駐點服務+流動招聘”雙軌並行模式,精準對接供需兩端,在元壩鎮、昭化鎮等5個重點鄉鎮設立勞務協作服務站,動態更新東部企業用工信息,提供政策諮詢、崗位匹配、權益維護等“一站式”服務;並在各鄉鎮常態化開展“趕場式”招聘,將就業機會送到羣衆家門口。
2025年,昭化區累計舉辦招聘會29場,提供崗位10000餘個,達成就業意向4000餘人,切實架起東西部就業“供需橋”。
近年來,昭化區與拱墅區協同發力,聚焦“技能賦能就業”,結合東部用工需求與本地勞動力特點,定製家政服務、中式烹調、電子商務等緊俏課程,並建立“培訓+就業”定向機制,實現“結業即上崗”。
“一直想學家政服務,這次培訓讓我掌握了母嬰護理和家庭保潔技能,就業更有底氣了!”昭化區青牛鎮白牛村居民賈黎在參加了由昭化區人社局組織的技能培訓班後,信心滿滿地表示。
今年以來,昭化區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0期,覆蓋學員366人次,推薦就業崗位400餘個,達成意向100餘人,爲勞動力高質量就業提供堅實支撐。
“穩就業、促增收、謀發展”,以創新舉措推動東西部勞務協作提質增效,爲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一直是東西部勞務協作的工作目標。“下一步,我區將持續深化協作機制,拓寬就業協作渠道,助力羣衆端穩飯碗、鼓起腰包,書寫共同富裕的新篇章。”昭化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席天印表示。(樑海、鄒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