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藥基金半年收載5藥品 明年拚百億元規模

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啓動,第一年編列五十億元,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明年將可擴至一百億的規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爲加速癌症病人用藥時程、改善健保新藥納入延遲問題,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啓動,第一年編列五十億元,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明年將可擴至一百億的規模,且將視健保基金可吸納程度,基金規模還可能突破一百億,截至目前爲止,癌藥基金已收載或擴大給付五款藥品,未來新收載藥物,將考量罹癌人數等三大因素。

隨着新藥新科技的發展,癌症藥物一年比一年昂貴,不少患者得賣房才能換取治療的機會,不具經濟能力的患者,只能眼看着救命藥擺在眼前,陷入看得到用不到的困境中,因此政府推動「癌藥基金」,該基金建置於健保基金之中,目前採取專款專用原則。

石崇良表示,癌藥基金的作用,是希望提升癌藥納入健保時,對健保財務影響的可預測性。由於健保是前瞻式預算,過去將新藥納入給付後,常有低估或爆量問題,且臨牀也需要時間調整用藥;而癌藥基金則是採暫時性給付,預估以二到三年爲原則,依其財務效益與影響,再評估納健保。

健保署參議戴雪詠表示,截至六月,癌藥基金共已收載三項新藥,包含科舒洛(Koselugo)、癌適求(Elrexfio)、特飛立(Tecvayli),並在六月擴增給付吉舒達(Keytruda)與泰聖奇(Tecentriq)兩項給付藥品。全年藥費合計近卅三億元,預計可嘉惠三千一百名病友。

石崇良表示,目前癌藥基金收載的藥物皆是採「全適應症給付」,未來收載藥品將優先考量三項標準,第一是國人癌症發生的人數,二爲國際指引中的實證強度,三是治療的缺口。

石崇良說,今年癌藥基金雖爲五十億元,但賴清德總統已承諾癌藥基金,將是「用多少補多少」,明年規模一定會突破一百億,未來規模勢必會愈來愈大,不過也要視健保基金吸納能力而定,包括安全準備金是否充足、保費是否有調整空間等,但明年癌藥基金一定可達百億元。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