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積極探索智能化數字化應用場景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日,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緊跟人工智能發展步伐,上線了衛星遙感業務大模型“小遙”,同時接入DeepSeek R1(滿血版)大模型,積極探索智能化數字化應用場景,構建智能遙感應用服務體系,推動面向東盟的遙感數據與技術輸出,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水平。

據介紹,衛星遙感業務大模型“小遙”通過海量遙感數據訓練,構建專業知識庫,深度學習遙感概念、原理及應用,能精準解答相關疑問,爲國土監測、自然資源管理及城市規劃等領域提供高效智能支持。與此同時,該院接入了DeepSeek R1(滿血版)大模型,助力知識管理與智能決策,以“人工智能+”賦能事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此前,基於豐富的衛星遙感數據和多源多模態的龐大影像解譯樣本庫,該院訓練形成了15個遙感智能解譯模型,已應用於自然資源、交通、環保、農業等多個行業領域。2023年12月與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共同發佈了遙感影像人機協同智能解譯平臺,被自然資源部應用於全國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重大工程的執法監督及季度衛片監測圖斑提取工作,有力提升了工作效率。

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遙感數據獲取、解譯、應用,加強“人工智能+遙感”關鍵技術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在自然資源領域的深度應用,推動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賦能自然資源高質量發展。(潘正偉、楊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