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忻城——智能監測守好防返貧底線
“打開手機掃這個二維碼,進入廣西防止返貧致貧監測e申請小程序,在小程序裡點擊監測對象自主申報,就可以申請納入監測對象。納入成功後可獲取精準幫扶,並可隨時查看可以享受的政策。”近日,廣西忻城縣紅渡鎮六納村駐村第一書記韋洪浩來到上納屯村民羅耀益的家中,遞上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申報政策“明白紙”,並詳細告知如果家庭出現新的困難該如何申報。
2023年6月,羅耀益的妻子患病住院,自費醫療部分支出達2萬元,這一情況立即觸發了廣西防止返貧致貧促鄉村振興大數據平臺系統線上預警。網格幹部上門覈查時發現,爲了照顧妻子,羅耀益不得不放棄外出務工,收入來源驟減,同時家裡還有兩個子女在讀書,負擔較大。經過分析研判,六納村將其納入突發嚴重困難戶的監測對象,因人因戶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
“除了低保,我們家每年養牛、養蠶還可以得到產業獎補5000元,今年村裡的公益崗位又續聘了我,每個月有1000元服務補貼,大大減輕了家庭負擔。”羅耀益說。
作爲廣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防止返貧致貧監測信息平臺項目建設試點縣,自2022年以來,忻城縣率先探索構建“線上網絡化、線下網格化”的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機制,整合醫保、教育、民政等20個部門數據,通過部門篩查預警、農戶自主申報、線下網格幹部排查等途徑實施智能化精準化監測幫扶,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2024年以來全縣通過線上預警及自主申報納入監測對象的佔比達80%以上,實現防返貧致貧工作從‘人海戰術’向‘智能作戰’轉變。”忻城縣委副書記、縣長沈國章介紹,忻城縣將縣、鄉、村三級幹部凝集成一張責任網,線下設置縣級四級網格長、鄉(鎮)和村兩級網格員、村級兩類監測員,貫穿預警排查、識別納入、精準幫扶及數據質量提升等,有效推進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工作。
城關鎮城南社區是萬人以上的大型易地搬遷安置點。結合防止返貧致貧網格化排查工作,該社區劃分了87個網格,由駐村幹部、社區幹部、信息員和防貧網格員在日常工作中進行常態化排查和監測幫扶,實現“人員在網格上到位、政策在網格上落實、羣衆在網格上受益”。
“社區對監測對象進行精細化管理,在納入監測後5日內落實幫扶責任人,廣西防止返貧致貧促鄉村振興大數據平臺‘政策工具箱’會按照農戶風險類型、勞動技能等,智能推薦幫扶政策,並在10日內落實精準性幫扶。”城南社區駐村第一書記藍春靈說。(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朱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