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發現國內首個彎管石山苣苔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獲悉,近日,廣西科考團隊在德保縣境內發現一種形態奇特的苦苣苔科植物新種——彎管石山苣苔,該物種花冠筒近直角彎曲,以其獨特形態驚豔學界,是目前國內發現的首個彎管石山苣苔。
據悉,該植物在德保縣一處人跡罕至的溶洞內發現,目前它們正值花期,淡紫色花瓣垂掛於巖壁。經科研人員對比發現,該物種形如“彎月”,其花冠筒呈近90度彎曲,與直筒型近緣種形成鮮明區別。通過形態解剖觀察,並結合國內外文獻資料及標本對比研究,確認該植物爲石山苣苔屬一新種。根據其花冠筒強烈彎曲的特點,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爲“彎管石山苣苔”。
研究人員介紹,石山苣苔屬植物通常生長在海拔較高的山谷陰處或石林中,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比較苛刻,而花冠筒彎曲的石山苣苔更是罕見。據悉,本次新發現的彎管石山苣苔爲多年生草本,花期爲1—6月,僅分佈於模式產地的溶洞石壁上,生長地海拔454米。研究顯示,其特殊花型可能爲適應洞穴傳粉昆蟲演化而來,但傳粉媒介尚未明確,導致自然繁殖率低於0.3%。
依據IUCN紅色名錄標準,彎管石山苣苔的瀕危等級初步評估爲“極危”,主要原因是目前僅發現一個種羣,成熟個體約200株,分佈面積狹小,且棲息地易受人類活動干擾,且存在滅絕的風險。(記者王豔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