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頒出首張無居民海島“身份證”
近日,廣西在推進無居民海島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工作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北海市合浦縣龍眼墩島順利完成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廣西頒出首張無居民海島“身份證”。這是繼天津市三河島後,全國第二個完成確權登記的無居民海島,也是廣西落實國家海域海島有償使用政策、深化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改革的重要實踐成果。
此次完成登記的龍眼墩島位於合浦縣公館鎮鐵山港海域,島體呈圓形,因形似龍眼得名,總面積2.01公頃,涵蓋溼地、森林等多類自然資源。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海洋局結合無居民海島歷史遺留問題處置試點工作,積極推進海島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創新採用“全流程技術攻堅+規範化程序推進”模式:依託最新海島岸線數據精準劃定登記單元範圍,經過多渠道通告、專業地籍調查、嚴格審覈公示等法定程序,歷時6個月完成從啓動到登簿的全鏈條工作。
“龍眼墩島‘落戶’是國家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在廣西海域的落地踐行。”自治區海洋局有關負責人指出,此次確權登記通過創新實踐破解確權登記難題,不僅填補了廣西無居民海島權屬管理的空白,更通過“處置遺留問題+規範產權管理”的雙軌路徑,實現了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的協同推進,以點帶面釋放改革多重效應。
目前,廣西海洋部門正以合浦縣試點爲樣板,加速廣西沿海三市629個無居民海島的分類處置工作,着力構建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海島產權制度體系,爲服務海洋強區戰略、促進藍色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王勇、楊曉佼、李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