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童」變潮流?年輕人看見孩子就翻白眼 她嘆:連2歲幼兒都不放過
網友指出,不少年輕人對公共場合出現的小孩感到不耐煩。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 圖/Ingimage
近年來「厭童文化」話題在網路上越炒越熱,不少人對公共場合出現的小孩感到不耐煩,近日,就有網友在Dcard上發文,質疑討厭小孩是不是變成了一種新潮流。
原PO表示,自己年輕時也不太喜歡小孩,但多半是因爲家長沒管好,才讓小孩的行爲惹人厭。但她觀察到,現在即使場域是允許孩子入內,仍會有人對此白眼,甚至連兩歲以下、還無法控制行爲的幼兒也不被放過,並指出這類人集中在年輕族羣,她直言:「是因爲沒生過小孩,還是在追流行啊?」
原PO指出,自己身爲母親在小孩哭鬧時,都第一時間安撫、帶離現場,她所觀察到的母親也多是如此。她也坦言,自己對於那些「被放任」的小孩仍喜歡不起來,也呼籲家長應該對孩子行爲負責,同時希望社會能對已經盡力照顧孩子的父母多一點包容。
貼文一經發出便引來熱議,「這不是流行的問題,而是小孩真的很討人厭,只要被雷過,看到心裡就開始不耐煩」、「根本沒有厭童這回事,而是有些父母覺得大家怎麼都不體諒我,而攻擊對方發明的詞」、「厭童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厭惡那些父母無所作爲,還情勒陌生人」。
也有網友分析,「第一,少子化導致社會耐受度下降,許多人很少或沒有經驗過『需要遷就小孩』的情境。第二,社會普遍認爲小孩『可以被教好』,在過去,臺灣社會傾向用壓抑的方式處理,例如責罵、打罵,甚至乾脆不帶孩子出門,讓人誤以爲小孩『本來就該安靜』。第三,公共空間缺乏「分流」設計,臺灣的餐廳和公共場合普遍採『一鍋端』方式,導致帶小孩的覺得不方便,不想被吵的人也沒得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