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使用科技產品或降低患癡呆症風險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道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4月14日報道, 隨着首批大量接觸科技產品的人羣即將進入老年,科技產品的使用對認知能力下降風險有何影響?
“數碼癡呆假說”或被推翻
美國得克薩斯州兩所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通過一項新的彙總分析研究解答這一問題,該研究是對之前研究的回顧總結,於4月14日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爲》雜誌上。該調查針對的是“數碼癡呆假說”,該假說認爲,終身使用科技產品可能會增加人對科技的依賴性,並會隨着時間的推移削弱認知能力。
密歇根州立大學神經病學和眼科醫學主任阿米特·薩奇德夫說:“在青中年時期較爲活躍的大腦,在老年階段也會更具適應性。”薩奇德夫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不過,上述研究作者發現,數碼癡呆假說可能並不成立。他們分析了針對41.143萬名老年人開展的57項研究,發現使用科技產品與認知障礙風險降低42%相關。認知障礙的定義是具有輕度認知障礙或癡呆症診斷,或是在認知測試中得分低於平均水平。
根據這項新研究,科技產品包括電腦、智能手機、互聯網、電子郵件、社交媒體或是“綜合/多用途”產品。
“即使針對教育、收入和生活方式等相關因素進行調整後,研究結果仍令人欣慰:這種積極的影響似乎和其他因素無關。”該研究的聯合首席作者、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戴爾醫學院神經學副教授賈裡德·本奇在電子郵件中寫道。
作者們在8個數據庫中搜索了截至2024年所發表的研究,選擇了57項進行主要分析。其中的20項研究對參與者進行了平均6年的跟蹤研究。37項橫斷面研究測量了某一時間點的健康數據和結果。研究開始時,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爲68歲。
研究 作者說,雖然科技產品的使用通常與認知能力下降風險降低相關,但使用社交媒體的結果卻與此不一致。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貝勒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邁克爾·斯卡林通過電子郵件表示,在136項研究中,沒有一項研究報告稱,認知障礙風險增加與使用科技產品有關,這種一致性可謂“相當罕見”。
位於波士頓的布里格姆和婦科醫院中風和腦血管疾病科主任克里斯托弗·安德森說,這項研究是“對過去18年或20年間整個領域進行的一次組織嚴密、執行到位的彙總分析”。安德森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並非可以隨心所欲使用
但如果就此認爲這項研究的發現意味着你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科技產品,大腦無論如何都不會受到影響——那未免有些草率了。
本奇說:“我們的研究結果並非是對無意識的刷劃電子產品這一行爲的全面認可。而是一種提示,表明帶給我們互聯網的這一代人已經找到了從這些工具中獲取淨積極影響的辦法。”
儘管這項研究意義重大,但各類科技產品的使用與大腦健康之間的關係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專家說,這項研究的一個侷限性就是它沒有具體說明人們是如何使用科技設備的。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參與者使用電腦或手機的方式是否有意地鍛鍊了大腦,也不清楚究竟哪種使用方式與保護認知最爲相關。
安德森說,由於缺乏科技產品使用時長的相關信息,無法得知是否存在有害閾值,以及是否只需很短時間就能提高認知。
薩奇德夫說,這些問題很難解答,“因爲我們要確定的科技產品的使用量非常大。將其中一種科技產品的使用及影響單獨分離出來很困難,且想要測定科技產品整體生態系統及其影響也具有挑戰性”。
此外,安德森還表示:“考慮到如今科技產品無處不在,人們所能接觸到的,以及從出生起就接觸到的此類產品數不勝數,因而也就無從推斷未來數代人接觸的科技產品數量。”
安德森補充說:“考慮到這一羣體在年輕時所接觸到的科技產品,如今的時代,人們必須得適應這些科技產品。”
複雜思維活動提升認知
這項研究或證實了有別於數字癡呆假說的另類概念,即認知儲備理論。該理論認爲,即便大腦會隨着年齡增長出現退行性改變,複雜思維活動也能夠提升老年人的認知健康。
薩奇德夫說,科技產品或可通過提高神經系統活躍度來降低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在某些情況下,科技產品的使用也可促進社會聯繫,而社交孤立則與較高的癡呆症發病率相關。
還有一種可能是,使用科技產品的老年人的大腦本身就比較活躍,或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而這也正是爲何此類人羣會花更多時間精力在科技產品上的原因。
專家們說,由於這項研究沒有參與者使用習慣的具體數據,因而無法從中得出科技產品有益認知健康的最佳使用方式。
但安德森說:“研究結果表明,合理使用各類科技產品或許是最有益的,而這也與其他文獻的結論一致。最讓人釋懷的是,研究指出,適度使用科技產品和認知能力下降之間沒有關聯。”
薩奇德夫說,適度使用是最佳方式。專家稱適度使用科技產品會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快樂,帶來真誠的聯繫、創造力以及心智的提升。
他補充說,“在某種程度上講,科技產品的使用應該是對身心有益的”,可以用它來進行娛樂。但如果因久坐屏幕前而感到眼睛或頸部不適,那就表明科技產品使用過量了。
一些老年人不願使用科技產品,認爲學起來太難。但斯卡林等人發現,即使是輕度癡呆症患者,在接受訓練後也能使用這些設備。斯卡林還補充說,儘管對於老年人而言學起來並不容易,但這種難度恰恰“反映了學習此類設備會對大腦產生有益的刺激”。(編譯/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