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春第一會丨專訪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讓聽得見炮火聲的人呼喚炮火,“轉型、變革、重構”是關鍵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伍素文 廣州報道

繼今年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後,各地市的高質量發展大會接踵而至。號角持續吹響,奮鬥新程開啓。今年廣東各地高質量發展大會都緊扣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題,全國第一經濟大省決心以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托起一個勇立時代潮頭、不斷向新向上的新廣東。

作爲製造業和汽車行業的代表,馮興亞以廣汽集團董事長的新身份連續出席了2月5日舉行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以及2月6日舉行的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他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廣東省連續第三年召開“新春第一會”,體現了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我也深感責任重大”。

事實上,就在兩天前,廣汽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曾慶洪送達的《辭職函》,曾慶洪因到齡退休,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經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80次會議審議通過,選舉董事馮興亞爲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廣汽換帥正式“官宣”。

(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受訪者供圖)

眼下廣東正處於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關鍵時期,廣汽集團也是。“未來充滿機遇和挑戰,我對未來滿懷信心。”這位新帥顯得胸有成竹,“基於我們近年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前瞻佈局成果,加上將完成自主品牌全面一體化運營改革,我很期待接下來廣汽集團及廣汽產品在市場上的表現。”

南方財經:今年是廣東第三次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也與大會同日發佈。你有何參會感想?

馮興亞:當前廣東省正處於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關鍵時期,不斷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和產業科技,實現科技、產業互促雙強。作爲廣東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主企業,今年是廣汽集團“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力實施三年“番禺行動”、開啓自主品牌一體化新徵程的元年。

在過去的三個月,廣汽集團自三年“番禺行動”發佈以來,始終堅定不移地“吃改革飯、走改革路”,穩步推進多項重大改革工作,推動自主品牌做大做強。其中包括將集團總部搬遷到番禺汽車城,整合自主品牌板塊的產品、採購、財務和營銷領域,成立產品本部、採購本部、財務本部和包含傳祺營銷本部、埃安營銷本部、昊鉑營銷本部在內的品牌營銷本部,啓動IPD及數字化變革、全面實施幹部競聘上崗等,持續推進全要素向一線實務集中、構建一體化組織保障。

(廣汽集團總部,受訪者供圖)

未來,我們將始終堅定改革的決心與信心,全力以赴拼市場、抓改革、促發展,通過自主研發、對外合資合作持續深化佈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積極推進汽車製造業和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飛行汽車等前瞻科技互促雙強,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助力廣東省進一步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南方財經:在大會現場的企業展位上,廣汽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等產品紛紛亮相。圍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精神和要求,過去一年集團取得了哪些成果?

馮興亞:廣汽集團智能化研發一直沒有停止,同時還通過自主創新與對外合資合作兩條腿走路持續佈局智能化領域。截至2024年底,廣汽集團累計自主研發投入已超過500億元,累計專利申請已超2萬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超過42%。

智能網聯汽車融合高端製造、新能源、現代通信與網絡、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隨着“汽車新四化變革”進入智能化下半場,汽車智能化也成爲了我們佈局的重中之重。

在自動駕駛方面,廣汽集團已具備從L2到L4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科技創新走在行業前列。2024年搭載L2++城市高階智駕功能的四款車型陸續上市、並實現城區NDA全國開城;作爲全國首批獲准開展L3自動駕駛上路通行試點的車企之一,已在廣州持續開展測試;在L4方面,旗下智慧出行平臺如祺出行已在廣州、深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實現Robotaxi商業化示範運營;商用車方面祺跡汽車首款L4 Robobus已經實現量產。

智能網聯汽車涉及的產業鏈很長,是一個需要多方協同合作創新的領域。過去幾年,廣汽持續擴大合作,先後與華爲、騰訊、滴滴、科大訊飛、英偉達等龍頭企業分別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車聯網、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算力芯片等方面進行合作,打造領先的智能生態“朋友圈”,逐步提升產品的智能化競爭力。

南方財經: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和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廣汽集團在新的一年有何計劃和重點舉措?

馮興亞:要堅持轉型、變革、重構,找到發展的機遇點,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正如我常說“我們無法改變風,但可以改變帆,調整帆的角度,以適應新的航程”。

首先,要堅定戰略轉型。當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已進入淘汰賽階段,我們要保持戰略清醒和定力,毫不動搖地朝着電動化、智能化的方向加速戰略轉型,夯實戰略體系,強化戰略能力。一方面,要將戰略資源高度聚焦,全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全固態電池開發量產、下一代鋰金屬電池等前沿領域的研發創新與產業應用佈局,築牢從礦到樁的能源生態鏈,持續鞏固提升電動化領域的核心優勢。另一方面,建立實施智能化轉型專項攻關機制,推動自研智能駕駛產品技術快速迭代升級,力爭在三年內躋身全球智能駕駛第一陣營,讓廣汽在全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位勢。

其次,要深化管理變革。聚力打造經營型總部,以IPD導入與數字化變革爲牽引,推進流程、組織與決策機制等方面的深度變革與再造,讓聽得見炮火聲的人呼喚炮火,形成流程型的組織能力體系;要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培育弘揚奮鬥者文化,全力打造奮鬥者廣汽,充分激發十萬廣汽人幹事創業激情,讓廣汽成爲奮鬥者施展才能、實現理想的廣闊舞臺。

最後,要加快業務重構。主動應對市場變化,緊緊圍繞“萬億廣汽”1578規劃綱要部署,以系統性思維和創新性舉措,構建全新業務發展格局。其中,要按照三年“番禺行動”部署,持續推進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落實落地,從產品與技術創新、生產製造變革、營銷與服務模式重塑等領域着手,對自主品牌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業務重構,形成高效協同的一體化業務運作體系。要持續發力國際化,提升體系化出海與現地化經營能力。還要推動合資企業強化本土化研發力量,開拓更高水平合資合作。抓好與華爲合作等重大項目實施,探索推進新型合作發展之路,爲廣汽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未來充滿機遇和挑戰,我對未來滿懷信心。基於我們近年在新能源、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前瞻佈局成果,加上將完成自主品牌全面一體化運營改革,我很期待接下來廣汽集團及廣汽產品在市場上的表現。

南方財經:廣東正重點聚焦機器人、人工智能、自動駕駛、低空經濟、生物製造、量子計算6個未來產業謀篇佈局。廣汽在未來產業上的佈局和進展如何?

馮興亞:在低空經濟領域,2024年12月18日,我們發佈了飛行汽車品牌GOVY高域,及其首款複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目前廣汽已對外發布兩款飛行汽車,高域規劃在2025年佈局生產線並開啓預訂。

基於自動駕駛及Robotaxi的深度佈局、飛行汽車產品及多維度交通場景,廣汽集團將搭建Robo-AirTaxi(自動駕駛空中出租車)端到端低空立體出行體系,實現地面交通與低空出行無縫覆蓋,全方位滿足用戶從地面到低空的多元出行需求。

我們計劃在2027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2-3座城市推出飛行汽車示範運行方案,打造城際立體出行樣板,實現“多元站點-地面交通-空中交通”全鏈條立體智慧出行服務,深入參與“大灣區40分鐘生活圈”聯動出行,爲進一步鞏固廣汽在構建低空立體出行體系方面的領先地位。

在人形機器人方面,廣汽集團在2024年12月26日發佈了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行業首創可變輪足設計,實現精準動作控制、精確導航定位與靈活自主決策,具備極強的抗干擾性、穩定性和可靠性。

南方財經:發力戰新產業和未來產業,您認爲廣東應如何搶佔產業先機?

馮興亞:多年來,廣東憑藉地緣、市場和勞動力等優勢,深耕製造業,在汽車產業已建成較完善的汽車供應鏈體系,上下游產業鏈涵蓋了整車生產企業、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傳感器等關鍵配套供應商、創新平臺機構、網聯技術服務方、第三方行業組織等。

廣東形成了以廣深爲主,東莞、佛山、惠州等城市爲輔,輻射粵東粵西粵北的產業集羣,同時,廣東還有華爲、騰訊等全球知名的優秀互聯網企業,這也爲自動駕駛、低空經濟、具身智能機器人等未來產業發展提供最重要的發展基礎。

搶佔產業先機,我認爲廣東可以在強化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生態、加強政策支持、推動應用示範、推動國際合作和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強化相關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