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向優質網絡視聽項目“拋橄欖枝”,力推微短劇與直播經濟帶
南方財經記者鄭康喜 廣州報道
8月15日,廣東召開網絡視聽產業政策包推進落實座談會。南方財經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將聚焦六大方向,全力推動此前發佈的政策“大禮包”轉化爲產業發展催化劑,吸引優秀網絡視聽項目來粵,實現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期間,廣東發佈《關於推動廣東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加大資金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產業園(區)發展能級等方面,明確提出充分發揮“視聽雙子引擎”驅動效應,將廣州打造成爲“全球網絡直播之都”、將深圳打造成爲“全球數智視聽創新之都”等具體措施,釋放了打造優質文化企業和人才創業興業沃土的鮮明信號。
之後,廣東各有關市出臺配套政策,加強產業佈局,招引企業落戶。國內頭部平臺、產業園區、重點機構紛紛來粵洽談合作,愛奇藝、小紅書等均有項目落地,大灣區企業間也加強協作聯動,全省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發展動能進一步激發。
不過,當下國內網絡視聽行業,仍面臨諸多挑戰。內容質量與創意方面,AIGC技術生成的內容質量和創意有待提高,存在內容深度不足、邏輯混亂、缺乏獨特性等問題。版權與倫理問題上,AIGC技術涉及版權糾紛,生成的內容可能存在虛假信息、歧視性言論、侵犯隱私等倫理問題。技術依賴與風險問題方面,行業對AIGC技術的依賴增加,可能面臨網絡攻擊、數據泄露、技術故障等風險。
在此背景下,廣東如何高質量發展網絡視聽產業?此次座談會上也透露出不少信息。廣東提出,要深挖嶺南文化“富礦”,重點支持互動微短劇、國潮動漫等特色賽道“跑起來”,讓粵劇、醒獅等嶺南文化符號通過更潮、更酷的形式走進年輕羣體;推動生態煥新,探索“直播+社交+金融”新型消費模式,讓直播從“賣產品”向“傳文化”“優服務”升級等。
網絡視聽作爲數字經濟“新賽道”、文化創新“強引擎”,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去年,我國網絡視聽行業市場規模超1.22萬億元,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91億。全國網絡視聽已經像“數字空氣”一樣,融入億萬羣衆日常生活,智能算法、AIGC等新技術正深刻改變產業生態,網絡視聽新場景新消費層出不窮,網絡視聽產業呈競爭發展態勢。
作爲網絡視聽大省,廣東去年相關收入佔全國1/7,同比增長近40%,呈現出發展勢頭強勁、市場活力迸發、技術更新加快、出海能力增強的良好態勢。
具體來看,廣東該產業鏈完備健全,在內容創作、平臺分發、技術研發、流量運營、終端製造等板塊,打造了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了多元頭部平臺矩陣:騰訊視頻、微信視頻領軍長短視頻領域,YY、虎牙領跑直播賽道,QQ音樂、酷狗音樂更是網絡音樂標杆,全省進一步發展基礎穩固、優勢突出。
廣東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曉表示,廣東去年8月工信部、廣電總局、中央廣電總檯、省政府簽訂的《“中國(廣東)超高清電視先鋒行動計劃”合作備忘錄》,推動智慧視聽(網絡直播,廣州)雲產業園(區)和智慧視聽(數智傳媒,珠海)雲產業園(區)加快落地建設;推動確定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爲“超高清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優化“1+N”視聽產業園區孵化體系;推動建設“灣區國際數智視聽服務谷”“灣區國際創作者生態谷”,指導佛山、茂名、東莞等有條件的地市建設差異化的省級園區(基地)。
同時,廣東省廣播電視局還指導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做好產業招商佈局,優化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孵化條件;指導茂名高州市以微短劇賦能“百千萬工程”,構建“微短劇+三農”發展模式,力爭打造國內第一品牌;推動十餘家頭部影視企業在粵落地。她表示,國內電視劇片領域的40餘家主力企業已在廣東成立公司,相關項目正加速推進。
座談會上,廣東重點企業代表表達了對廣東網絡視聽產業的信心。
“廣東政策助推真金白銀,目前我們正和相關各方一道,助力茂名高州打造全國‘三農’微短劇第一村。”央視網平臺中心廣東分公司負責人黃紀波表示。
“愛奇藝正在積極推動與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動,目前已經在廣東省內落地4家全感劇場。同時,愛奇藝樂園項目也在華南地區積極推進。”愛奇藝執行總編輯王亮表示。
“抖音在2017年落戶廣東,通過名人探訪、專題宣傳、溯源直播帶貨、供應鏈監管和流量激勵等方式,推廣了廣東荔枝、廣州花卉、潮州甘醇茶等特色產品,未來將進一步深耕廣東,擁抱政策,藉助平臺流量講好灣區故事,助力廣東直播電商經濟發展。”抖音集團廣東公共事務總監陳洵介紹。
“未來,小紅書將依託廣東政策包優勢,構建大灣區網絡視聽產業深度協同機制,着力打造數字內容生態共同體,並積極與廣東地區微短劇製作機構合作。”小紅書公共事務副總經理房爽說道。
做強做優網絡視聽產業,廣東有底氣有機遇,也面臨瓶頸和挑戰。參加企業談到,目前,廣東網絡視聽原創精品供給不足、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能力不強、技術研發成果未能有效轉化等瓶頸問題凸顯,傳統發展模式也面臨着轉型挑戰。
在政策“大禮包”下,廣東應如何進一步搶抓機遇發展?
“未來平臺將有更多基於嶺南特色的優質節目內容,希望能有更多的專項鼓勵政策和資金支持,共同推動廣東網絡視頻產業集聚,邁向新高峰。”騰訊視頻總編輯張恆建言。
勵豐文化政府事務部總監左寧寧認爲,展望產業未來發展,建議結合廣東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政府牽頭、企業參與、市場化運營,打造出經典的視聽文旅標杆項目,推進視聽+文化的科技融合創新發展,同時加快制定視聽相關新興領域的行業標準建設,確保技術兼容性與市場規範化。
展望未來,廣東網絡視聽產業將瞄準產業發展的“短板”,從六個方向着力,將政策“大禮包”轉化爲產業發展催化劑。
廣東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狠抓內容提質,深挖嶺南文化“富礦”,創新表現手法,樹立產業思維。同時,強化科技賦能,做強超高清產業集羣,做優智能視聽生態,做深沉浸式體驗場景。此外,推動生態煥新,下好產業鏈佈局“先手棋”,完善全鏈條服務體系,打造全球網絡直播經濟帶。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還將促進灣區協同,建好粵港澳合作“紐帶”,打造內容出海“第一站”,激發青年一代創新活力。人才引育方面,廣東精準“招賢納士”,深化產教融合,優化成長環境。
會上,企業紛紛表示,本次座談會的召開,再次爲推動廣東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廣泛的共識。接下來,廣東要持續推動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發展、促進灣區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加大網絡視聽人才引育力度,以更有力的舉措讓政策“大禮包”儘快轉化爲網絡視聽產業發展的“催化劑”,爲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增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