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文提振消費:鼓勵廣深增發購車指標,開展“機器人+”深挖機器人消費應用場景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魏彤 廣州報道
5月7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獲悉,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廣東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的戰略部署,全方位激發消費潛力,推動全省消費市場繁榮發展。
《實施方案》圍繞居民就業增收、消費品質提升、消費環境優化等方面提出8方面31條具體舉措,爲廣東省消費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實施方案》提出,廣東省將通過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同時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計劃到2025年培訓超78萬人次,促進技能人才就業增收。
此外,還將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健全最低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確保勞動者勞有所得。在拓展財產性收入渠道方面,鼓勵上市公司推進員工持股計劃,支持個人投資者投資交易所市場政府債券,豐富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進一步拓寬居民財產性收入來源。
居民保障支持方面,爲提升居民消費信心,廣東省將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落實發放育兒補貼政策,簡化補貼發放流程,鼓勵有條件的地市加大對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支持力度。
同時,加強教育服務供給,提升縣域基礎教育教學水平,全面落實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提高學生資助補助標準。在醫療養老保障方面,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推動設立醫療機構免陪照護服務規範,創新醫養深度融合模式,提升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率。
廣東省將通過一系列舉措提升服務消費品質,滿足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在“一老一小”服務供給方面,推進交通出行、商場超市等場所適老化改造,推動長者飯堂建設提質增效,支持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推動公立醫療機構開展托育服務試點工作,完善公辦托育設施建設,增加每千人口託位數。
此外,還將擦亮“食在廣東”金字招牌,發佈“廣東美食地圖”,培育名廚、名店、名品,推動預製菜產業提質增效。在商旅文體融合消費方面,優化旅遊景區和文化場館服務,舉辦文旅消費季惠民補貼活動,支持旅行社開發家庭專屬旅遊產品,推廣“服務區+旅遊”“服務區+商貿”等路衍經濟模式。
爲促進大宗消費市場繁榮,《實施方案》提出,將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支持汽車、家電、數碼產品等領域的以舊換新活動,優化補貼方式和操作流程,鼓勵企業採用“財政補貼+企業讓利+金融賦能”模式,推動大宗耐用消費品更新升級。
在住房消費方面,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推進城中村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優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支持繳存人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並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在汽車消費方面,爭取國家支持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拓展汽車租賃、房車露營等汽車後市場消費,建立廣東省二手車交易服務平臺,促進二手車信息透明化。
廣東省將全面提升消費品牌影響力,強化“粵貿全國”“食在廣東”“請到廣東”“粵夜粵美”等消費品牌引領作用,加強老字號挖掘保護,支持開發原創知識產權(IP)品牌,促進動漫、遊戲、電競等新興消費領域發展。同時,大力發展新型消費,加快AI大模型、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應用賦能,打造數實融合場景,推進即時電商應用,支持直播電商平臺創新帶貨模式。此外,還將加快培育低空和郵輪遊艇消費,支持開展低空消費應用場景示範,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促進粵港澳遊艇互認互通。組織開展“機器人+”行動,深入挖掘機器人消費應用場景。
《實施方案》顯示,廣東還將加強城鄉消費設施建設,推進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智慧景區建設,完善社區商業服務體系和生活服務設施,加大對夜間消費集聚區域的配套保障力度。
同時,有序減少消費限制,梳理現行購買、轉讓、信貸等方面的限制性措施,因城施策進行取消或調整,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同時,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車輛購買限制,增發購車指標,推動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