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6年解套了!臺中南屯文山焚化廠BOT案 臺泥達環聯盟94億得標
臺中南屯區文山焚化廠。圖/臺中市環保局提供
位於臺中市南屯區的文山焚化廠使用近30年,興建營運移轉BOT案經歷多次流標,延宕6年。環保局說,BOT案完成綜合評審,最優申請人「臺泥達環文山合作聯盟」以投資94億3200萬元,遠超過最低門檻得標,預計最快2029年首座新爐完工,垃圾處理量大幅提升50%。
環保局指出,文山焚化廠改BOT引入民間投資,不僅將焚化爐汰舊換新,更發展再生能源,完工每日垃圾處理量將從600噸大幅提升至900噸,提高50%,且各項空氣污染物減量達44%至90%,再生能源發電效率更由15%提升至25%以上。
文山焚化廠BOT案22日召開甄審委員會辦理綜合評審,經3家合格申請人簡報及現場甄審委員詢答後,評審結果最優申請人爲「臺泥達環文山合作聯盟」,該申請人承諾投資金額94億3200萬元,高於招商公告要求最低投資金額85億7400億元,機關委託廢棄物處理費未稅每噸914元,也低於招商公告之未稅每噸1015元。
環保局長陳宏益指出,臺泥達環文山合作聯盟提出的廢棄物處理費未稅每噸914元,雖然不是最低,但該廠商是文山焚化廠現行的操作廠商,爲法商,是國際最大家廢棄物處理業者,提出設備條件最優,是三菱重工廠牌設備,因此獲得審委會青睞。
此次綜合評審同時評定次優申請人爲「日鼎循環經濟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如與最優申請人無法完成議(籤)約,將可洽次優申請人接續辦理。
市府說明,投資成本部分,市府無須一次性編列大筆預算興建焚化爐興建,只需與目前相方式編列每噸垃圾處理費用給廠商,未來每噸垃圾交付給廠商的費用,與最近3年內其他同樣投資模式蓋新爐的縣市相比,臺中花費單價中間合理,且30年後促參合約期滿,該焚化廠將歸市府所有,可持續自主處理臺中市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