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巢國中生賣自種菜 居民搶購
高雄市燕巢國中學生在校門口與當地寺廟前設攤販賣自己種的蔬菜。(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高雄市燕巢國中推動「魚菜共生」計劃,不僅讓學生變身「小小農夫」,親手體驗現代農業耕作流程,還進一步走入社區,把自己種的蔬菜端上攤位販賣,吸引許多居民熱情搶購。校方表示,近年積極導入食農教育,不僅讓學生體悟到務農的辛苦過程,也進一步瞭解農業經濟的運作流程。
燕巢國中校長謝慧珍表示,學校近年來積極導入食農教育,讓學生從「魚菜共生」系統的建置、維護到收成全程參與,學習水質管理、魚類飼養與植物照護,進一步理解生態平衡與資源循環的重要性,這次更進一步挑戰農產品行銷,讓學生實際走入社區,親身體驗農業經濟的運作。
賣菜可不是擺着等人買這麼簡單,學生們費盡心思推銷,有人從家長下手「爸媽,這是我親手種的,無毒又新鮮,一定要支持」;有的則強調健康無毒「這些菜完全沒噴農藥,吃了最安心」;還有學生主打營養價值「這個茴香富含鐵質,補血超厲害,A菜維生素滿滿,讓你皮膚水噹噹」。
「以前從沒想過賣菜這麼不容易。」學生們表示,很開心能參與這場小農市集,過程中不僅體會到農民的辛苦,也讓大家對健康飲食有了更深的認識。
指導老師張淑娥分享,「魚菜共生」計劃中,學生從最初種植的25株草莓,擴展至100多株,蔬菜品項也愈來愈豐富。上學期,他們用自種蔬菜製作漢堡,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過程,這學期則進一步挑戰農產行銷,讓學生更深入理解農業的價值。
謝慧珍強調,食農教育是現代必備課程,燕巢國中將優化魚菜共生系統,結合在地農業,培養具環保意識的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