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變農夫!高雄燕巢國中自種蔬菜上市 社區大讚:最新鮮

高雄市燕巢國中推動魚菜共生計劃,讓學生親身體驗現代農業與環境永續,今年蔬菜大豐收,學生將自種蔬菜販售至社區,吸引居民熱情支持。(高雄市教育局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高雄市燕巢國中推動魚菜共生計劃,讓學生親身體驗現代農業與環境永續,今年蔬菜大豐收,學生將自種蔬菜販售至社區,並在校門口及當地寺廟前設攤,吸引居民熱情支持,成功拉近學校與社區的連結。

學生們在販售過程中,不僅熱情叫賣,還向民衆介紹各類蔬菜的營養價值與料理方式,實際體驗農產品行銷的過程;「以前從沒想過賣菜這麼辛苦,現在更能體會農民工作的不易!」一名學生分享心得。

校長謝慧珍表示,透過這樣的體驗課程,學生們不僅學會種植,還能理解農業經濟運作,並培養勤奮向學的態度。燕巢國中近年積極導入食農教育,將「魚菜共生」納入學習課程,讓學生從建置、維護到收成全程參與,學習水質管理、魚類飼養及植物照護,進一步理解生態平衡與資源循環的重要性。

指導老師張淑娥說,學生從最初種植的25株草莓,透過匍匐莖繁殖,如今已增至100多株,蔬菜品項也越來越豐富。

除了農作種植與維護,學生更在課程中挑戰不同的實作項目,上學期,他們運用自種蔬菜製作漢堡,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過程;本學期則進一步挑戰農產行銷,實際走入社區推廣自家農作,深化食農教育的實踐經驗。

謝慧珍強調,食農教育是現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實作課程,學生不僅能學習科學知識,還能培養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未來學校將持續優化魚菜共生系統,並結合在地農業資源,深化食農教育內涵,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培養更具環保意識與行動力的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