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製造業7月活動惡化 美關稅不確定性拖累經濟復甦
路透援引8月1日公佈的私部門調查指出,在全球需求疲軟以及美國關稅不確定性揮之不去的情況下,企業士氣低迷,亞洲7月製造業活動有所惡化,給地區脆弱的經濟復甦前景蒙上陰影。(路透)
路透援引8月1日公佈的私部門調查指出,在全球需求疲軟以及美國關稅不確定性揮之不去的情況下,企業士氣低迷,亞洲7月製造業活動有所惡化,給地區脆弱的經濟復甦前景蒙上陰影。
一些分析師表示,這些調查是在日韓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前所進行,這給未來幾個月不確定性的消退帶來一些希望,並有望支撐製造業活動。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威脅亞洲經濟成長所依賴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7月的調查顯示,出口大國日本和韓國的製造業活動萎縮,凸顯亞洲面臨的挑戰。中國7月的製造業活動也出現惡化,因爲業務成長放緩,導致製造商縮減產量。報告認爲,這對該地區的經濟來說是一個不祥之兆。
7月標普全球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的50.4降至49.5,低於路透調查中,分析師預期的50.4,並跌破了50的榮枯線。官方調查顯示,中國7月製造業活動連續第四個月萎縮,顯示在美國加徵關稅之前,出口的激增勢頭已開始消退,而國內需求依然低迷。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分析人士黃梓純(Zichun Huang)表示,這項調查「進一步證明,中國經濟上個月失去了一些動能,這主要是由於國內經濟疲軟」。
7月標普全球日本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從6月的50.1降至48.9,顯示美國關稅正損害這個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大部分調查數據是在上個月日美貿易協定宣佈之前收集的。協定將對日本徵收的關稅,從先前威脅的25%降至15%。
負責編制該調查的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Annabel Fiddes表示,隨着與華盛頓的貿易協定生效,「這是否會在未來幾個月內轉化爲更強大的客戶信心與更佳的銷售業績,將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韓國7月製造業活動連續第六個月萎縮,標普全球PMI指數從6月的48.7降至48.0。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公司經濟學家烏巴蒂(Usamah Bhatti)表示,「產量和新訂單的降幅均大於6月份,有傳聞表明,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加劇了韓國國內經濟的疲軟。」
這項調查於7月10日至23日進行,此前韓國7月30日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將關稅從25%降至15%。 PMI數據顯示,7月菲律賓和越南的製造業活動有所擴張,但臺灣、印尼和馬來西亞的製造業活動卻在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