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區內航線貨櫃運價9月上半月上漲5% 低於去年但高於疫前

▲亞洲區內航線9月上半月運價有上升,但第四季估旺季不旺。(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德魯里亞洲區間航線運價指數(IACI)在9月上半月上漲了5%,達到每大箱(40呎櫃)611美元,但是比去年同期低9%,國內在亞洲線擁有高貨量的攬貨公司指出,第四季是亞洲國家進口原物料與半成品的旺季,但因對等關稅實施,美國訂單不如預期,第四季恐怕旺季不旺,但是若與疫前的2019年相比,目前的運價水平是高很多的。

德魯裡的數據顯示,現貨市場各主要航線的運價漲跌不一。 釜山-上海和胡志明市-上海的價格持平,分別爲每箱(20呎櫃)98美元和39美元。雅加達-上海價格下跌15%,至每箱35美元。 上海-印度尼赫魯港(jawaharlal Nehru)上漲17%,至每大箱1,663美元; 上海-新加坡上漲4%,至每大箱767美元。 上海-馬來西亞丹絨阿帕斯(Tanjung Pelepas)跌10%,至922美元。上海-橫濱上漲2%至每大箱761美元,橫濱-上海上漲7%至每箱77美元。

IACI每兩週發佈一次,追蹤亞洲區內18條主要航線的現貨市場運價,不包括碼頭相關費用在內。

國內攬貨業則指出,目前臺灣到胡志明市每箱運價60美元,每大箱120美元,但是也有收20與40美元的,價差很大,就看是不是直航船、是不是快船,還是需要轉船;海防高的收130與260美元,但是也有1元運價,去年第四季運價則有400與800美元。

若與2019年第四季相較,當時胡志明航線運價是0元與1美元,船公司靠不論大小櫃,收取新臺幣6200-6280的貨櫃場作業費(THC)與2300元的文件費彌補運費損失。

在低運費下,攬貨公司靠船公司給的THC與文件費折扣,彌補無法賺取價差的運費,但還是有些攬貨公司爲了搶貨,會把部分佣金回饋給託運人,近年幾家大型攬貨公司都紛紛增加倉儲物流業務,開拓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