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米價下跌 至十年最低

泰國曼谷一家米廠員工,正忙着搬運米袋。 美聯社

亞洲稻米基準價格已跌至十年來最低水準,顯示仰賴稻米進口的國家,以稻米爲主食的家庭糧食開支將可下降。

亞洲公認米價指標、泰國稻米出口商協會的泰國白米(5%碎米)批發價格8日下跌1.9%至每噸355美元,是2015年9月以來最低價全球最大稻米進口國菲律賓計劃延長稻米進口限制,支持本國農民之後,開啓了亞洲米價跌勢。

儘管從出口價格傳導到零售市場需要時間,但泰國等主要供應國的價格下滑,可望轉爲消費者購買的米價下降。稻米是亞洲、非洲與中東部分地區民衆的主食。對東南亞地區的許多人來說,稻米更是提供50%的總熱量攝取。

稻米價格2024年因需求強勁與供應擔憂,曾飆至15年高點,之後隨着產量增加,價格已逐步回落。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測,2025-2026年產季的全球稻米產量將創下5.564億噸的歷史新高,庫存將會增加。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印度在目前這個產季,因爲季風降雨量高於平均水準,收成預期也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