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INSPIRE健康論壇 陳亮恭、陳亮妤代表我國受邀出席
亞洲開發銀行(ADB)今年首次舉辦INSPIRE健康永續論壇,邀請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出席。(圖/衛福部)
爲強化亞太地區健康治理、跨國合作,亞洲開發銀行(ADB)今年首次舉辦INSPIRE健康永續論壇,邀請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出席,針對長照、全民健康覆蓋、偏鄉醫療、健康照護財務制度等議題演講,分享臺灣健保、長照、整合照護相關成果。
INSPIRE論壇於7月7日至11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辦,邀集來自亞太各國政府官員、國際組織、學術機構與NGO代表共同參與,進行政策經驗分享與交流。
陳亮妤受邀擔任「全民健康覆蓋」、「健康資產管理」、「偏鄉醫療照護系統」三場議題主講者,針對我國全民健保的高涵蓋率、數位建設、提升偏鄉醫療可近性的IDS爲主題進行演講。
陳亮妤分享,臺灣健保有3大優勢,首先是高達99.9%的涵蓋率;其次爲數位健康基礎建設成熟,造就高效率、透明的支付制度,健保IC卡和雲端系統推動,也爲智慧醫療奠定重要基礎;三是對偏鄉、弱勢的照護強化,花蓮秀林試辦「全人整合照護計劃」,結合健康促進與癌症篩檢,受到各國代表高度肯定。
在「健康長壽:長照的不可或缺角色」議題中,亞洲由陳亮恭作爲代表,分享臺灣從長照1.0到3.0的歷程,及長照銜接醫療的照護模式。各國皆須避免因法源、財源不同造成服務體系的片段化,以人爲核心做整合,建構連續性的照護體系。高齡醫學的整合照護,也須成爲國家培育醫事人才的核心訓練。
陳亮恭表示,長照不應是單純的照顧,而是整合在健康老化這個持續性過程的一環。臺灣過去20年推動整合照護,每個體系建置過程都是片段化的,因爲是基於不同法源、預算、專業而建立;但要走向以人爲中心的照護,服務端必須大量整合,降低服務體系的片段化。
陳亮恭也分享,比較亞洲、歐洲過去20年的健康和不健康餘命,發現歐洲OECD國家在人口老化程度、平均餘命、健康餘命均高度相近;全球表現最好的是日本、韓國、臺灣、新加坡,老年人口比例高、平均餘命超過80歲,健康餘命卻也是全球最長,但亞洲其他國家均有顯著落差。
陳亮恭說,比較不健康餘命,在類似餘命情況下,日本、韓國與OECD國家的不健康餘命大約爲10年,新加坡較短,臺灣不健康餘命僅7年多。但目前不健康餘命佔壽命9.2%,賴清德總統希望降至8%,是超高標的目標、也更值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