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胃痛、沒食慾? 科學揭密:你的胃真的「聽得見」情緒

現代人壓力大容易胃痛,其實大腦與腸胃之間確實存在着密切聯繫。示意圖/ingimage

壓力大時胃痛、焦慮時食慾不振、心情低落容易便秘,經醫學研究證實,大腦與腸胃之間存在密切聯繫,透過一條被稱爲「腸–腦軸」(gut-brain axis)的神經通道進行雙向溝通,使情緒與胃腸健康相互影響。

根據陸媒「新華網」報導,2011年發表《自然評論–神經科學》期刊的綜合研究,腸–腦軸包含大腦情緒中樞、自律神經系統、腸神經系統(俗稱「第二大腦」)、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軸),以及腸道激素與微生物代謝物等核心構成。

研究指出,情緒波動會啓動大腦的杏仁核與前額葉皮質等區域,進而透過交感神經與HPA軸將訊號傳至胃部,造成消化不良、腹脹、食慾改變及腸胃敏感等生理反應。且不只大腦傳訊給胃,胃部也會透過迷走神經「回傳」訊息給大腦。胃腸道的感受器能偵測化學、機械與疼痛訊號,並影響與情緒決策有關的大腦區域,如前腦島、前扣帶皮質等,進而調節情緒與行爲。

另外,腸道菌相失衡可能導致焦慮與情緒低落,腸胃不適不僅是身體問題,也可能是心理壓力的「身體語言」。雖然腸胃道對情緒非常敏感,但若能好好照顧,便能與情緒相輔相成,提升身體狀態。因此,專家提供了3個步驟,讓我們好好保護自身的情緒器官:

醫師也提醒,腸胃不適不全是飲食造成,有時是壓力「沉默的代言人」,學會解讀身體訊號,纔是健康管理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