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傷五臟 5秘訣改善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長期承受工作、人際、家庭等壓力,常出現睡不飽、吃不下、異常疲累等一連串健康問題。(王家瑜攝)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長期承受工作、人際、家庭壓力,常出現睡不飽、疲累、沒胃口、頭痛胸悶、腸胃不適等症狀。中醫師指出,壓力不只讓人情緒緊繃,更會影響肝、心、脾、肺、腎「五臟」,導致身體失衡,造成各種慢性不適。

明悅中醫診所副院長朱益智指出,情緒與五臟密不可分,憂思傷脾,出現食慾差、腹瀉與倦怠;怒氣傷肝,易造成頭痛、眼乾、胸悶、月經不調;恐懼傷腎,可能腰痠、頻尿、耳鳴、記憶減退;憂鬱傷肺,導致咳嗽、免疫力差、皮膚乾燥;焦躁或喜極則傷心,引發心悸、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

朱益智強調,長期壓力可能引發慢性疲勞、免疫力低落,甚至更嚴重的身心疾病。中醫強調「治未病」,與其等到生病才治療,不如透過日常調理五臟,穩定情緒、養足氣血,預防壓力造成的失衡。

首先是「養脾」,食慾差、疲倦、消化不良者,可多吃山藥、紅棗、薏仁、黃耆燉雞湯等飲食,配合足三裡、中脘穴按摩,避免冰冷食物;易怒、胸悶、經前不適者,推薦食用菊花、枸杞、酸味蔬果「養肝」,按摩太沖穴、肝俞穴,適度運動,避免情緒壓抑;腰痠、掉髮、頻尿、性功能下降者,建議多吃黑豆、黑芝麻、山藥、桑椹「養腎」,搭配腎俞穴、太溪穴艾灸,注意早睡與保暖。

至於「養肺」方法,易咳嗽、過敏、皮膚乾燥者,推薦食用白木耳、杏仁、梨子,按摩肺俞穴、列缺穴,避免吸菸或待在空污環境;最後是「養心」,建議易焦慮、失眠者,食用龍眼肉、紅棗、蓮子等安神食材,按摩神門穴、內關穴,搭配規律作息與靜坐冥想放鬆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