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測試出爐 新臺幣若全年升8% 5家壽險會撐不住

新臺幣匯率示意圖。資料照片

保險局公佈保險業壓力測試結果。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11日指出,此次以2024年底的財報爲基礎做測試,產壽險整體壓力測試是通過的,但有5家壽險公司因爲期初資本適足率就低,因此在嚴峻情境的設定下,像是金融海嘯水準、新臺幣對美元全年升8%的情況下資本適足率就會不符法定規定低於200%,會要求這5家壽險公司改善計劃並提報董事會通過。

蔡火炎表示,這次壓力測試包括:保險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資產減損風險,也有分單一情境、組合情境。在市場風險部分,包括股、債、匯市的設定,其中,股市與匯率影響大,利率影響不大,因爲壽險公司債券部位在攤銷後成本評價,而嚴峻情境是設定新臺幣對美元全年升8%,已含蓋關稅影響。

蔡火炎表示,在信用集中度風險測試中,設定發行債券期初倒閉的話對保險業的影響,主要對期初資本適足率就低的壽險公司會有影響,壓力測試一加壓就易掉到不符標準的部分。

蔡火炎指出,此次測試情境是參考過往的死亡率、罹病率及巨災風險損失,推估在極端情形下可能對保險風險影響、參考國內外金融市場包括股市、債市、匯率等波動情形,推估在極端情境下可能對市場風險影響幅度,以及產險業在面對氣候變遷所致之極端氣候環境下,對保險業清償能力之影響。

有關保險風險測試結果部分,壽險業及產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分別爲298%、349%,淨值比爲7.8%及23.6%,仍高於法定最低標準(資本適足率200%及淨值比3%),顯示整體壽險業在死亡率、罹病率提高及產險業發生巨災衝擊之情境下,具備穩健之風險承擔能力。

有關市場風險測試結果部分,壽險業及產險業之整體資本適足率分別爲245%、419%,淨值比爲6.1%及29.4%,仍高於法定最低標準,顯示整體保險業在全球經濟景氣及金融環境發生變動時,整體風險尚屬可控。

另對於產險業面對氣候變遷風險壓力測試部分,本年度以氣候變遷所造成之巨災(連續強烈颱風侵襲本島之情境)進行測試,測試結果整體產險業資本適足率爲361%、淨值比爲26.2%,仍高於法定最低標準,顯示我國產險業在氣候變遷之極端情境下,具備足夠之韌性。

目前我國保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情形仍屬穩健,金管會將督導保險業持續強化風險控管措施及健全財務結構,以因應環境之變化,充實承擔風險能力。

蔡火炎指出,壓力測試之主要目的,在於強化保險業之風險管理能力,協助業者思考在極端情境下,公司之風險承受能力及應有的因應對策,並非對經濟情勢發展之預測。他強調,壓力測試並不是資本監理工具,不是說沒過就要採取什麼行動,而是讓業者瞭解自身脆弱部分進而自我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