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股重挫反映依賴AI題材的反噬 專家預測:臺韓日股長多格局不變

美股週二(4日)由人工智慧(AI)概念股領跌,震波傳至今(5)日的亞股,波動激增至美國總統川普4月宣佈對等關稅以來最高,日經225指數下挫近7%,南韓Kospi指數一度大跌6.2%,反映亞股對AI題材的依賴之深。但放眼長線,專家預期臺韓股將在美股觸底後引領新興股市上揚,日股漲勢也還沒結束。

亞洲主要股市指數今年來有半數漲幅來自大型科技股,例如臺積電貢獻臺股今年初以來的逾半漲幅,星電子和SK海力士貢獻韓股40%漲幅,阿里巴巴、小米、影片分享平臺快手等六檔股票貢獻香港恆生指數今年來的50%漲幅。

美股也有類似情況,First Trust經濟學公司數據顯示,美股「科技七雄」今年1-9月對標普500指數的漲幅貢獻達42%。

部分投資人原已擔心,亞股漲勢高度依賴少數高估值股票,若美國AI類股大幅回檔,亞洲市場也可能受拖累,這也反映在最新的亞股走勢。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亞洲股市策略主管Frank Benzimra說,「美國發生的事不會只留在美國」,「如果你認爲美國有泡沫,那亞洲也有泡沫」。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Herrero也表示: 「若美國科技股下跌,中國以外的亞洲科技股也會跟着跌,基本上是種依存關係。」

投資人對亞洲AI概念股的熱情,多集中於那些構建AI供應鏈、設計與製造訓練和運行高階AI模型所需晶片的公司,例如臺積電、東京威力科創。

但展望長期,在美國科技股跌勢觸底後,新興股市可能恢復今年的漲勢,北美的AI寵兒臺灣與南韓股市將延續上漲,因爲AI需求依然熱絡。藍鯨資本(Blue Whale Capital)創辦人兼投資長Stephen Yiu預測,未來資料儲存與記憶體晶片需求還將大幅增加,「我們正邁入一個超級週期」。

此外,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可能推出經濟刺激方案,也支撐日股的基本面,而且日本銀行(央行)至少短期可能還不會升息。中國大陸股市的估值偏高,則反而可能造成拖累

投資業者Ninety One亞太公司投資組合經理人Charlie Linton認爲,亞洲整體科技類股估值仍在合理範圍,有着獲利成長與資產負債表穩健的支撐。

臺積電等亞洲AI熱潮指標股,今年貢獻當地股市約一半漲幅。 歐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