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冬會|爲中國臺北男冰“破零”,他是大一學生
新華社哈爾濱2月5日電 題:爲中國臺北男冰“破零”,他是大一學生
新華社記者王浩明、胡佳麗
1:14。
5日,哈爾濱亞冬會男子冰球A組開啓第二輪角逐,當世界排名第40的中國臺北隊遇上了世界排名第22的韓國隊,似乎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比賽。
韓國隊全場65次射門,平均一分鐘就有一次,中國臺北隊門將做出了51次撲救,但還是擋不住球門14次被洞穿。
第三節開場僅22秒,韓國隊打進一球,比分來到11:0,中國臺北隊門將筋疲力盡、滿眼無奈。一天前,他們在同一片場地以0:15輸給了世界排名第24的日本隊。
然而,就在韓國隊慶祝進球不到半分鐘的時間,一個藍色的身影突然單刀直入、殺到門前,用一記挑射完成破門。韓國隊門將呆住了,臉上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而中國臺北隊球員們則抱在一起慶祝,像是贏下了整場比賽。場內的觀衆也站起身來,爲他們歡呼喝彩。儘管本場比賽實力懸殊,現場觀衆仍然會爲中國臺北隊的每一次進攻和每一次防守成功而歡呼。
這粒進球,是中國臺北隊本屆亞冬會的首個進球,進球的球員名叫彭驀,身着82號球衣。
賽後,混合採訪區記者不多,中國臺北隊的球員匆匆走過,記者緊盯着球衣號碼。終於,看到了82號。
“彭驀!接受一下采訪好嗎?”
小夥子先是一愣,然後拖着疲憊的身體走了過來。
他扶了扶頭盔,汗水早已浸溼了頭髮,頭盔下面是稍顯稚嫩的臉龐。彭驀出生於2005年10月,是中國臺北隊年齡最小的球員。
“很開心,尤其是能夠和韓國這麼強的隊伍比賽打進一球,平常(比賽)是遇不到他們的。”彭驀說。
彭驀6歲時在朋友的影響下接觸冰球,由於冰場很少,每週只能在特定時間上冰訓練。課業壓力和艱苦的訓練條件絲毫沒有阻擋他對冰球的熱愛,亮眼的成績讓他入選了亞冬會陣容。
彭驀現在是一名大一學生,專業是電子工程。中國臺北隊的不少球員像他一樣,都是利用學習之餘打冰球。
爲了備戰亞冬會,他們在放寒假後,每週訓練兩到三次,每次75分鐘,而力量和體能訓練全都要靠自己平時的積累。
能夠站在亞冬會的賽場上,對於彭驀和隊友來說已經是高光時刻,現場觀衆的熱情和鼓勵,同樣令他們動容。
“很少能遇到有這麼多支持我們的觀衆,謝謝大家。”彭驀說。“很開心能有機會跟強隊比賽,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經歷。接下來,我會做好自己能做的,享受當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