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聯聯手清冠一號團隊推出「清泌一號」 打造中草藥外泌體Team Taiwan

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博士展示的「清泌一號」,結合AI模擬與科學分析,融合中西醫優勢,有望成爲繼「清冠一號」後,推動臺灣中醫藥外銷的最新代表作。訊聯生技/提供

訊聯集團攜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清冠一號團隊再創新高峰,雙方合作結合AI智慧研發技術,正式推出全球首創功能性中草藥外泌體「清泌一號」,打造Team Taiwan產業鏈,搶進全球中草藥市場規模數百億美元的龐大商機,期許創造臺灣下一個護國神山產業。

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博士表示,「清泌一號」是臺灣首度運用在地中草藥外泌體的創新嘗試,爲具備保溼、抑菌、抗發炎三大功效的外泌體新複方,展現中醫藥、外泌體先進製程與AI結合的創新能量,被視爲帶動中醫藥與農業再生醫學化的全球新契機。這是由清冠一號團隊與訊聯外泌體及AI智慧研發驅動的「第一帖」功能性中草藥外泌體,首波應用聚焦於皮膚、毛髮與私密處保養,並可延伸至多種應用。

蔡政憲表示,疫情期間清冠一號熱銷60餘國,以科學實證爲後盾,將臺灣中草藥產值推升至2022年百億臺幣新高。如今,「清泌一號」以同樣的科學力量,再次證明臺灣具備中草藥產業升級潛力。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蔡耿彰教授表示,「中藥外泌體研發」是蘇奕彰所長繼「中藥新藥研發」的另一項臺灣中醫藥發展的重大策略,「清冠一號」讓全球重新認識中醫藥的價值,「清泌一號」則進一步展現中草藥的創新與跨域能量。外泌體技術近年於再生醫學、免疫調節、醫美與皮膚修復領域備受矚目,「清泌一號」結合AI模擬與科學分析,融合中西醫優勢,有望成爲繼「清冠一號」後,推動臺灣中醫藥外銷的最新代表作。

清冠一號團隊攜手訊聯外泌體及AI智慧研發技術,推出全新功能性中草藥外泌體「清泌一號」,左起爲訊聯基因數位總經理康清原、臺灣中醫病理學醫學會副秘書長張慈文醫師、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博士、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蔡耿彰教授、中草藥農葉先生、訊聯細胞智藥總經理李黛蘋博士。訊聯/提供

臺灣中醫病理學醫學會副秘書長張慈文醫師表示,外泌體就是中醫「鮮品」的現代詮釋,效果更直接且穩定。中西醫雙修的張慈文醫師指出,中醫普遍認爲「鮮品」蘊含藥材最自然的精華與活性成分,價值極高;但過去受限於產地與運輸而難以普及。現代科技讓中草藥外泌體重現中醫藥材鮮用或帶汁使用的鮮品智慧。「外泌體的技術就解決這個難題,可以從這個新鮮的藥材裡面提煉出活性成分」,張醫師稱這是「對中醫來說,是醫療技術上的重要突破與里程碑。」

因此包括她和清冠一號團隊在內的多位中醫專家,積極投入中藥材從源頭的種植與馴化研究,實踐「以醫領藥、以藥帶農」的新使命,與農民共同打造「在地可耕、全球可銷」的中草藥供應鏈。此次選用的曇花與金錢薄荷皆以安全、無毒農法栽種,證明中藥材可在臺灣成功馴化並實現高附加價值轉化,進一步透過國際接軌,將「清泌一號」推向全球,打造臺灣功能性中草藥特色品牌,未來一提到「功能性中草藥」就想到臺灣。

根據Persistent Market Research報告,全球中草藥市場規模預計到2033年將達約5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5.1%。臺灣中草藥生產過去仰賴進口,製劑出口單價卻可高出原料進口價甚至15倍(統計至2016年),展現產業高度潛力。如今,中草藥原料結合外泌體先端製程、AI輔助的創新模式,開發成外泌體再生醫學產品與應用,產值甚至可翻百倍、千倍,未來前景可期。「清泌一號」有望成爲繼「清冠一號」之後,又一具有策略意義的產業新星,推動臺灣中醫藥邁向全球市場。

訊聯建立跨物種外泌體巨量資料庫,訓練「外泌體功能預測AI模型」,涵蓋數百種miRNA、基因定序、蛋白質、胜肽等資料,能爲客戶創造跨物種外泌體的多元運用商機。從推動Exosome Foundry(外泌體全球研發代工) 至今,已促進寵物、醫療保健、光電雷射、妝品製造等18業態導入再生醫學技術,這次更擴大到中醫藥與農業再生醫學化,爲產業創造更高附加價值。

蔡政憲表示:「我們這次很大的使命感就是希望利用最先端的外泌體技術,讓中草藥種植來源獲得最高附加價值,不僅提升價格,更提升功效層次,跨足新領域。」蔡政憲表示,「我們期許打造出能夠帶動臺灣下一個護國神山的重要新產業,帶動臺灣繼續經濟成長,讓全世界就像清冠一號那樣驚豔於臺灣特色的外泌體功能性中草藥。」

「清泌一號」是清冠一號團隊與訊聯外泌體及AI智慧研發驅動的「第一帖」功能性中草藥外泌體,首波應用聚焦於皮膚、毛髮與私密處保養,並可延伸至多種應用。訊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