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依餐飲類別 訂設備規格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教授蔡瀛逸指出,環境部未來修法,應分別依照餐飲類別,規範出明確的油煙防制設備規格。圖爲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除了環境部針對大型餐飲業油煙設立全國規範,不少縣市都自主加嚴管制,其中雙北受限於住商混合比例、餐飲業及人口密集度均高,民衆陳情油煙異味情況較頻繁,去年件數將近各縣市的一半,爲了減緩這個現象,臺北市環保局加強改善餐飲異味,致力提升異味防制設備裝設率;新北市環保局則邀集專家學者,現場輔導屢遭陳情的業者。

爲管制餐飲業油煙異味,臺北市納管轄內燒烤店、牛排餐館及資本額達10萬元且營業面積達100平方公尺以上餐飲業,新北市則將燒烤業、排餐館、連鎖餐飲業及營業面積達100平方公尺或座位數30個以上的餐飲業納入管制。但環境部統計顯示,雙北去年接獲6611件餐飲油煙異味陳情,佔全臺各縣市1萬5477件陳情的近半數。

臺北市環保局表示,民衆陳情原因與餐飲業密集、住商混合度有關。爲減少餐飲油煙污染,即便是未納管對象,也與商業處合作,在業者申請商業登記時,特別提醒裝設油煙防制設備,故北市多數餐飲業者均有裝設,近3年陳情數也呈現下降趨勢。

新北市環保局則說,針對屢遭陳情業者,邀集具實務經驗專家學者進行現場訪視輔導,提供具體改善規畫建議,屢遭陳情業者家數由2021年1448家降至2024年的239家,降幅83%。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教授蔡瀛逸指出,業者非油煙防制相關專業,購買的防制設備不見得合適,例如燒烤業者若買到容量不足的設備,抽氣力道不足無法完全收集,將使味道逸散,環境部未來修法,應分別依照餐飲類別,規範出明確的設備規格,以便業者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