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雙城論壇是兩岸交流重要平臺 應持續辦下去

去年雙城論壇在臺北舉行,臺北市長蔣萬安(右)與上海副市長華源(左)當時在歡迎晚宴上一同舉杯向出席貴賓們致意,展現觀光成果。(本報資料照片)

原定本週登場的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傳出暫緩的消息,政大經濟系兼任教授、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林祖嘉指出,論壇延期原因尚不明朗,外界有說法認爲可能與陸委會證件發放延遲有關,也有人認爲論壇籌備尚未完全就緒。「不管怎麼說,雙城論壇在目前兩岸氣氛不佳的情況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應持續辦下去。」

林祖嘉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雙城論壇延遲有衆多說法,不過,論壇議題涵蓋智慧城市、遠距醫療、綠色環保與垃圾處理等,與民生問題高度相關,有助增進兩岸互相理解。「在目前緊張的情況下,多一個交流管道讓彼此更瞭解對方,是好的。」他強調,即便行政上有干預,也不應阻礙論壇舉行,因爲並不涉及國家安全。

對短期影響,林祖嘉認爲,延期主要反映各方協商與安排的考量。臺北市長蔣萬安曾表示「辦得早不如辦得好」,顯示延期並非取消,而是希望雙方能明確確認彼此想法後再舉行。不論如何,雙城論壇對現在兩岸這種不是很好的氣氛下來說,是個很重要平臺,應該要持續舉辦,他並稱希望陸委會的干預能減少,讓論壇順利進行。

林祖嘉再指,雙城論壇在兩岸交流中具高層級代表性,尤其是上海市長或市委書記參與,是兩岸官方難得的溝通平臺。「見面三分情,見面才能理解彼此想法。」這種交流有助於降低誤判與敵意螺旋,對兩岸長期關係發展有正面影響。

林祖嘉引用本報今日針對兩岸關係所做民調指出,約八成國人希望兩岸持續交流;若連最基本、政治意涵不強的城市交流都被禁止,將加劇緊張、減少互信。他續稱,尤其在現在兩岸如此緊張的時候,有多點的管道讓彼此多點的認識跟了解是好事,所以「雙方應該努力的讓它(雙城論壇)儘早去實現」。他強調,交流不該停下來,兩岸雙方須保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