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NDC 3.0草案應承諾調升碳費
我國二○三五年國家自定貢獻(NDC3.0)草案重點包含碳定價與能源轉型。不過環保團體認爲,過低的碳費費率難讓產業有效減碳,再生能源主力的太陽光電也已失民心;學者則建議二○三五年碳費應達到每公噸四五七六元,草案應對二○三五年的碳定價做出更具體的調升承諾。
我國今年啓動碳費徵收,每公噸三○○元,搭配優惠費率,鼓勵實質減量;能源轉型部分,自二○一六年起以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爲方向推動能源轉型政策,主要由風力發電、太陽光電貢獻具體去碳化成果。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認爲,目前的碳費費率,再加上優惠費率、免徵額度、高碳泄漏風險等,七折八扣下來,加速淨零轉型的推力相當有限。根據綠色金融體系網絡評估,要達成二○五○淨零排放,二○三五年的碳價須達到每噸約新臺幣九千元;中研院學者如王寶貫、蕭代基等也建議,二○三五年的碳定價應達到每噸四五六七元,二○三五年的碳定價應做出更具體的調升承諾。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許心欣指出,NDC3.0規畫至二○三○年,要達成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較二○一九年實際容量大幅成長達六倍以上的目標,但近期光電板被颱風吹壞,風機也有噪音、炫影等不良影響,再生能源要再大幅增長恐不容樂觀。
臺灣環境規畫協會秘書長陳鬱屏指出,太陽光電已失去民心,政府設二○三五年太陽光電目標量三五點○二GW,規畫未來五年內新增十GW地面光電,但經濟部尚未提出任何具體規畫。
環境部表示,碳定價在國際上是有效的減量工具,碳費費率審議會也建議費率逐年調升,將規畫排放交易與總量管制的雙軌方式進行。
經濟部能源署則說,再生能源增加六倍的目標具相當挑戰性,過去着重風電與光電,但也需要更多綠能的加入,如地熱、小水力發電、科技儲能等在未來也會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