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美自宮高教競爭力
美國川普政府宣佈,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權利。(美聯社)
美國川普政府宣佈,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權利,此舉代表他與這所全球知名高等學府之間的對立,再度嚴重升級。學者指出,若此政策成真,將嚴重傷害美國高等教育產業的競爭力,狀態將「等同自宮」。
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川普的做事風格一向是「先開戰再說」,所以即便宣佈政策,最後也未必能成案。何志勇分析,美國高教市場非常倚賴招收國際學生,而哈佛大學目前更有27%的學生來自海外,亞裔學生更佔全校學生比例3成,如果將此狀態放大到全國高教產業,不招收外籍學生,白人學生又不到一半,美國高教將難以爲繼,等同「自宮」。
談及川普此舉背後動機,何志勇認爲,川普擔憂美國社會組成過於多元,恐導致反猶情緒升高,尤其現在以巴衝突不斷,舉例來說像是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學生進入校園,可能表達與猶太社羣立場不同的意見。由於猶太人在美國多屬菁英階層,爲顧及政治利益與保護主義,川普可能借此限制外籍生入學,穩固共和黨基本盤。
高教資訊平臺「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指出,哈佛大學目前共有6800名國際學生,來自全球140個國家,其中中國大陸籍學生最多爲1016人,印度次之爲788人。若政策落實,將重創學校財務,而川普已先砍掉對哈佛大學的6000萬美元補助款,如今又針對1年約4億美元的國際學生學費開刀,形同封殺金脈。
魏佳卉提到,亞洲多位現任政要或前任領袖皆爲哈佛大學校友,包括賴清德總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與前總理李顯龍,「真的看不懂川普這招,是傷了哈佛,還是傷了美國再度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