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美已轉變 臺灣要認清方向
旅美學者翁履中指出,從川普(圖)再度入主白宮以來,臺灣的對美關係就出現斷裂式變化。美聯社
曾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撰文,對民進黨政府過度親近拜登政府、疏遠共和黨員等表現提出質疑。此文在外交圈發酵。淡大副教授黃介正指出,民進黨追隨的價值理念,與川普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理念不合,這對繼續促進雙方共同利益,本身就會產生扞格。
旅美學者翁履中也發文指,從川普再度入主白宮以來,臺灣的對美關係就出現斷裂式變化,過去民進黨政府熟悉且善用的華府管道、民主黨人脈,如今幾乎在共和黨主導的行政部門前無用武之地,「真正令人擔憂的是,臺灣有多少人瞭解並願意承認環境已變?」共和黨要的是「玩真的」:開放市場、提高軍費、投資美國、切割民主黨勢力,若無法清楚迴應這些要求,臺灣在共和黨政府眼中就不會是「同盟」,而是「麻煩」。
翁履中憂心,臺灣缺乏提出「美國已經轉變」的諍言者,親近政府的學界與意見領袖也多選擇沉默,或是全面「樂觀」解讀臺美關係;這是臺灣看不清對美關係真相的真正危機所在。
翁履中說,臺灣既然決定選擇站在美國這邊,就要知道「哪個美國」正在執政,不能還在跟錯的人說話,臺灣需要的是認清方向,不要只想報喜不報憂,搞清楚今天的共和黨要什麼、臺灣可以給什麼、不能讓什麼,是守護臺灣當務之急。
涉外人士說,每月六萬美元聘用遊說團,恰好說明賴政府無法打進川普決策圈的困境;外交上臺灣本就該左右逢源,而民進黨太偏某一方、只在臺灣「出口轉內銷」,加上意識形態與理念與川普迥然不同,都導致「戰貓」外交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