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揭中共軍演幕後 綠罷免「抗中牌」、陸配風波引爆北京不滿

▲解放軍對臺軍演。(圖/翻攝《央視新聞》)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上月推出17條策略,因應中共統戰後,陸方今(1日)起再次於臺灣周邊展開軍演。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分析,從北京立場來看,賴17條確實已逼近紅線,且對於民進黨政府近日對陸配的強硬態度,以及罷免中主打「抗中保臺」牌也有不滿,若不採取警告措施對內部也難以交代,而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後,美中臺間政經關係邏輯已完全改變,北京也必須透過升高臺海緊張局勢來當做貿易戰的籌碼。

共軍東部戰區今早宣佈,位臺灣島周邊展開聯合演訓,大陸國臺辦隨後發佈聲明,表示聯合演訓是對賴清德當局猖狂謀「獨」挑釁的堅決懲戒。但朱鳳蓮也強調,需要指出的是,反制措施針對的是「臺獨」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

張五嶽對此表示,要說到賴17條已觸碰北京紅線實是「不至於」,國臺辦對賴清德的批判早有,陸官媒《人民日報》第四版昨日也痛批賴清德 「一步比一步險、一招比一招惡」,都是對於賴17條的相關譴責,但細看朱鳳蓮的發言其實還是留有相當大的餘地,「臺獨」意味着戰爭,民進黨搞「臺獨」意味着把臺灣民衆推向兵兇戰危的險境,但北京當局同時也對臺灣人民喊話,這只是針對「臺獨」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把臺獨勢力與一般民衆做出區隔,如果民進黨真的碰到了「紅線」,中國會舉出的是《反分裂國家法》,而非僅是這樣的警告。

張五嶽指出,從北京當局的立場出發,賴清德定義中國大陸爲「境外敵對勢力」,限縮兩岸交流,以鼓吹戰爭爲由驅離陸配,以及在罷免戰中訴求「抗中保臺」,種種做法當然會讓中共感受到挑釁,若中共政府沒有作爲,也難以向內部有所交代,此外,北京也相當清楚,這次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對於全球地緣政治、氣候變遷等議題會產生非常大沖擊,川普在經貿上強調「關稅萬能論」,不管是對中國課徵高關稅,或對盟邦主張「付費保護論」,都會對全球產生很大影響。

張五嶽說,北京看問題與臺北看問題是不一樣的,北京看重的是,美中大國博弈下如何處理臺灣問題,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不久的將來」會訪美,雖然「習川會」僅處於只聞樓梯響階段,不過一旦見面了,中國也必然將升高臺海壓力做爲討論的籌碼,中共對臺的文攻武赫是爲了對內交代、對外宣示、對臺表明底線,這些施壓作爲都是可控的,不會釀成臺海危機。

張五嶽認爲,現在美中之間存在貿易戰、科技戰,臺海議題也一定會被北京加以運用,因此臺海關係日益緊張是可預期,而北京軍備預算的增長不全然針對臺灣而已,他們更看重的是美日方面,「只是臺灣地理位置首當其中,我們的國防預算必須得逐年提升,必須審慎來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