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造假連環爆 學團籲:應加強學倫教育

學生團體EdYouth今年發佈第4年的「108課綱觀察報告」,瞭解學生對教育體制的心聲。記者李芯/攝影

學生團體EdYouth連續4年發佈「108課綱觀察報告」,今年蒐集了1004份來自高中生的問卷樣本,瞭解學生對教育體制的心聲。對於近日發生的學習歷程檔案造假事件,報告提及應加強學術倫理教育,避免學生不當引用。另外,有超過9成學生會在學習時使用生成式AI工具,報告認爲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學習歷程檔案中自主揭露AI工具使用情形。

EdYouth今年發佈第4年的「108課綱觀察報告」,報告主筆學生之一陳胤嘉說,先前發生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撤銷正取生資格、臺灣大學醫學系撤銷繁星錄取聲資格事件,應加強推動學術倫理教育。

報告進一步指出,建議各校教師於指導學生製作小論文、科展、書面報告、探究與實作成果等作品時,應注重學術倫理教育,如釐清「合理使用」、「引用」與「抄襲」差異,或是提供正確的標註引用格式、覈實列舉參考文獻、使用論文比對系統等,避免學生作品不當引用,甚至誤以爲改寫文本不算抄襲 。

根據報告,有94%的學生曾於學校課堂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生成式AI工具進行學習活動。報告亦提醒,學生經常使用生成式AI工具整理、組織或潤飾學習歷程檔案內容,在學習歷程檔案造假事件頻傳的情況下,已有學校要求揭露AI工具使用情形。呼籲未來教師也應鼓勵學生自主揭露,以協助學生理解如何適當使用AI工具。

另外,爲協助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教育部近年委託大學辦理「作夥學」計劃,並印製手冊給學生,協助瞭解課程學習成果的製作方向。對此,陳胤嘉說,調查中有收到「一本」手冊的學生只佔6成,其中也只有6成翻閱過手冊,也就是說,只有3成6有收到、並翻閱手冊。因此,團隊認爲應該減少紙本發放、加強電子版宣導,也應檢討手冊內容。

EdYouth指出,根據108課綱觀察報告,現行學習歷程檔案制度仍未擺脫形式化問題,有學生反映曾爲迎合升學而調整內容,扭曲了制度原意,也對學生的真實探索造成壓力與誤導。「作夥學」計劃則淪爲雞肋,在教育部「人手一本」的號召下,仍有約4成學生從來沒看過,有使用過的學生也僅有約4成表達有幫助。對此,呼籲應辦理規模更⼤的利害關係⼈座談,從根本解決資訊不對等的實際困境。

延伸閱讀